民調顯示更多東南亞國家選邊中國 爲何中國反超?
新加坡智庫進行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在東南亞十國中,中國五年來首超美國,成爲東南亞國家選邊站隊的首選。有中國評論人士表示,這昭示着中國後來居上,美國在東南亞影響力迅速衰退。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本週二(4月2日)發佈《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4)。報告顯示,更多東南亞國家的受調者在美中之間作出選擇時,傾向於中國。這是自2020年調查增設選邊站隊的問題以來,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爲首選,但僅領先一個百分點。
在受調查的東南亞十國中,菲律賓、緬甸、越南選邊美國,而受益於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馬來西亞、印尼和老撾進一步傾向於中國。老撾甚至從去年的傾向美國轉變爲傾向中國。
有中國評論人士指,這項調查顯示“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受到廣泛的信任和歡迎這一局面正在被扭轉,美國的影響力正在快速衰退,而中國後來居上。”
“中國內部說美中關係之下,大多數東南亞人都支持我們,就是做‘大內宣’,因爲這個隨時都可能會變。”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表示,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傾向中國仍是因爲中國給予的經濟誘惑。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和其他經濟合作方案,讓這些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關係越來越緊密。中國也在這些國家裏有基礎建設投資,可能這些國家還沒有面臨到‘一帶一路’投資完後撒手不管,或者最後還不出款,中國把鐵路、機場或港口霸佔下來的狀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對中國的口徑亦有不同看法。他認爲,此次參加調查的受訪者僅侷限於東南亞國家的精英階層,並不能代表民意。
他還表示,傾向於中國的受調國家中,穆斯林在人口中佔比較高:“很多是因爲對於美國支持以色列,包括以色列似乎過度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手段感到不安。另外美國因爲支持以色列,願意在聯合國這些機制裏干擾程序,這讓比較依賴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的中小型國家感到不安。第三就是看到美國國內的不確定,包括今年十一月大選會有怎樣的結果。”
這份調查於今年1月2日至2月23日進行,共有1994人蔘與,多來自東南亞十國的學界智庫、政府部門及國際機構等。而去年十月爆發的哈以衝突不可避免成爲了東南亞穆斯林國家的關注重點,多引起兩極反應。
莊嘉穎進一步分析說,這份報告只能代表某一時段中受訪者對美中兩國的態度,而這一態度傾向長期呈現搖擺態勢,並不能說明美國加強在印太地區結盟的策略失效。
他說:“這個調查是在今年一月到二月之間進行的,反映了一個時段這些回應者當時的想法,也會以不同局勢、不同情況有變動。”
葉耀元還表示,雖然美國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等戰略試圖在印太地區加強聯盟,但與在該地區深耕多年的中國相比,其力度仍待加強。
此外,上述報告還顯示,與去年相比,受調者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經濟影響力的態度進一步微降,但仍領先於其他國家。67.4%和73.5%的受調者對中國經濟和政治與戰略影響力仍抱有擔憂。
記者:經緯 責編:李亞千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