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司法部日前宣布启动对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引渡听证程序。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声明批评。但专家说,引渡程序可能拖上好几年。
加拿大司法部于3月1日发声明指出,他们在充分审查孟晚舟案件的证据後,发现符合“引渡法”有关发布“授权进行书(authority to proceed)”的规定,同时也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提交给引渡法官做出裁决。
按照法院此前的安排,孟晚舟将于3月6日再次出庭;届时,法院将排定引渡听证的具体日期。若法官决定美国可以引渡孟晚舟,她将会在美国受审。目前孟晚舟正面临美国司法部多项指控,包括金融欺诈和违反美国贸易制裁等罪名。
加拿大司法部在声明中强调,加拿大遵循的是加美引渡法;最终若法院判决可以引渡,引渡令的签署还会交由加拿大司法部长定夺。
熟悉引渡法的律师盖瑞·博汀(Gary Botting)表示,这表示孟晚舟将在加拿大待上好长一段时间了,
"一旦进入引渡程序,将耗时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知道孟晚舟究竟会不会被引渡到美国。(因为)卑诗省高等法院判定后,任何一方都可以上诉,如果最后上诉到最高法院,时间会拖得很长。"
孟晚舟的律师大卫·马丁(David Marin)发声明说:"我们对加拿大司法部的决定感到失望,因为美国的指控明显带有政治性质。连美国总统都多次表示,如果对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协定有帮助,他会干涉孟晚舟的案件。"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也发表声明,表达强烈不满,“孟晚舟案不是一起简单的司法案件,而是对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政治迫害。加方尽管标榜‘法治原则’、‘司法独立’,但并不能掩盖其在孟晚舟案上犯下的错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2月28日记者会上,曾针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身陷SNC公司丑闻案,质疑加拿大司法的独立性和双重标准。当时中国官方媒体刻意提问说:“特鲁多政府在孟晚舟案件上表示无法干涉司法,但对本国建筑企业SNC涉嫌腐败的司法审理上,被指施压要求前司法部长干预,这两种做法是否矛盾?”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当时表示,“公道自在人心,现在不止是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恐怕全世界都会很有兴趣听听加拿大政府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但任职于加拿大卑诗省法律援助机构Access Pro Bono的法律专家吉米言(Jimmy Yan)表示,正是因为发生SNC公司丑闻一事件,中国当局更应该认清加拿大司法制度的精髓:就算是总理想干涉,都不会成功。
按照加拿大法律规定,联邦内阁官员有权可以关心任何案件,但要透明公开,最后还要书面公告,如果暗地里企图政治干预司法,下场会很糟糕,就像SNC丑闻一样,让特鲁多的政权岌岌可危。
吉米言说,“精髓是我们(特鲁多政府)仅仅是跟司法部长多讲几句话关注某一个案子情况,都会遭到司法委员会的盘查,然後遭到反对党要求刑事调查,反对党要求他(特鲁多)下台,你觉得还能做什麽?”
加拿大司法部提到:「引渡听证会不是审判,也不是有罪或无罪的判决。若此人最终从加拿大引渡到另一国家面对起诉,将在该国受审」。如果孟晚舟最终被引渡到美国接受审判,她所面临的控罪最高刑期将长达30年。
记者:柳飞 责编:王允 网编: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