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2016美国大选前瞻:克林顿特朗普选情胶着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8日投票。本届总统大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两位候选人克林顿和特朗普,有着怎样的背景和参政经历?他们在治国理念和主要政策上有哪些分歧?本届总统选举又为何被外界称为史上最混乱大选?以下是本台记者章丽在美国之音相关报道基础上所作的综合报道。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将于11月8日举行。这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届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100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并产生美国第114届国会。

本届总统大选,共有包括来自美国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主要第三党、其他第三党的候选人以及独立候选人等参选。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民主党的候选人希拉里ž克林顿和共和党的候选人唐纳德ž特朗普。

69岁的民主党参选人克林顿,出身于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曾出任过美国国务卿,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等职务,也曾是美国第一夫人,从政经验丰富。2008年,克林顿曾参加民主党总统初选,最终惜败于当时还是新科联邦参议员的奥巴马。她在败选演说中表示,她的一生都在为清除女性从政障碍这样的所谓"玻璃天花板"而努力:"尽管我们这次无法打败最高最硬的那块天花板,但由于你们的努力,这块天花板已经有大概 1800 万个裂缝,能破天荒的充满阳光、让我们充满希望,下次我们的努力会顺利一些。"8年后,克林顿获得了党内提名,再一次向打破障碍、当选总统发起冲击,"如果你投我的票,我就会为你而努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国应有的未来。"

70岁的共和党参选人特朗普,被国际媒体称为近些年来最具争议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之一。特朗普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中长大,毕业于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他在过去几十年间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房地产大王。特朗普第一次表现出参政的兴趣是在1980年代末期,他先后参加过改革党、民主党,2012年他宣布加入共和党。2016年5月,特朗普正式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我正式宣布参选美国总统,我要让我们的国家再次伟大起来。"

两位参选人在治国理念和经济、军事、外交、移民等具体政策上存在诸多分歧。比方说,克林顿计划对富人阶层增税,而特朗普则想通过减少个人税和公司税来激励创造就业机会。在国际贸易方面,特朗普认为,1994年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历史上签署的最糟糕的贸易协定,他承诺会彻底放弃尚未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而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则曾称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为贸易协定确定了黄金标准。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成为双方激辩的议题之一。克林顿说:"我们必须与盟国紧密合作,川普一直对此不屑一顾。"特朗普则称"我们与他们合作了很多年,现在是空前的一团糟。"此外,特朗普主张缓和美俄关系,撤销伊朗核协议,保证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基础建立外交政策;而克林顿则强调美国需要从内部壮大,保证不惜使用从外交到经济开发等所有的手段工具,以推动美国的外交政策。

不过,在竞选过程中,克林顿和特朗普两位候选人各自不断被爆出争议性事件或丑闻,似乎冲淡了人们对两人施政理念和政策的关注。而在三次电视辩论及多次公开场合,克林顿和特朗普也屡次抨击、指责对方。10月初,特朗普侮辱女性言论的“录音门”在网络上曝光,遭到外界的广泛批评。而距离大选日只剩 11天时,FBI突然宣布重启对克林顿“邮件门”事件的调查,令选情再次胶着。

对于中国民众普遍比较关心的美中关系,两位候选人并没有特别具体的政策表述。不过,在克林顿出任美国务卿期间,美国制定了“重返亚太”战略;克林顿多年来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关切中国的人权问题,特朗普则在参选后的演讲中多次提及中国,并多次批评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的报道则认为,美国2016年大选不管是谁胜出,美中激烈对抗的舞台已经搭好。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都有可能在贸易、投资、南海争议等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中国媒体对此次的美国大选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中国官方新华网制作的美国总统选举专题中,多篇文章聚焦于“美国大选引起选民焦虑”、“美国总统选举满满负能量”、“选票政治,选民才是最大输家”,并请专家评述“美式民主的体制性弊病”。

根据最近一些民调的显示,力争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的克林顿,领先于特朗普两到三个百分点。不过,美国媒体的报道认为,克林顿的优势并非不可战胜,特朗普仍有机会入主白宫。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请继续关注本台的追踪报道。

自由亚洲电台章丽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