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长王濛遭国家队开除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日前宣布,因为喝酒闹事,对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长王濛处以开除国家队,并禁止参赛的处罚。

0:00 / 0:00

根据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冬管中心的决定,除撤销王濛国家队队长职务外,并取消她及队友刘显伟的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资格。王濛曾在2006和2010年两度为中 国夺得冬奥会500米金牌,是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的主力队员。今年7月24号,王濛与队友在青岛集训期间,因外出饮酒,未按时归队,与速滑队领队王春露发 生肢体冲突。冬管中心8月4号宣布对这起内部斗殴事件作出处理决定,取消王濛、刘显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资格,并要求二人赔偿受到损坏的公共物品。

在北京的《人民日报》体育部记者旺大昭表示,单方面处罚运动员的决定公布后,冲突的另外一方如何处理?管理层又应当担负哪些责任?这些问题媒体也将继续关注:

“运动员个人只是承担这件事情最底层的责任,在他们之上的教练和领队,他们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确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在处罚这个层面上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再往更高一层,就是冬季运动的管理中心,作为管理者来讲,他们又该承担什么责任?他们在长期以来,存在着这么一个体育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显然在思路上、观念上,都不都够协调。最终我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高层逐渐地往下。而不是从最底下平息,那样的话,今天按下了葫芦,早晚还有瓢会浮起来。”

中 国广播网报道说,王濛在得知处理结果后表现激烈,并在速滑队内部会议上撕毁了冬管中心为她专门准备的道歉信。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也在处罚 结果宣布后表示,斗殴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更需要从管理层面加以反思。在北京的《中国妇女报》高级主编宋美娅就此表示,公众对于冬管中心的“禁赛”处罚有疑虑:

“第二天,大家拿到报纸的头条就都是这条消息,可见就是在媒体这个反映来说,反映还是很敏感,很快的。另外一个,它实际上是一个行政的,你可以通过教育呀, 培养一个运动员,他在技术方面,包括他的个人才智方面,包括先天的素质这方面,都是经过了很严格的挑选。很长时间的训练,国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她个人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的,仅仅因为一个打架,把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排除在体育比赛之外,我也是觉得,好像是可以不用这么极端的方法来处理这些个东西。民众和我差不多的心态,还是有一些人的。”

有 报道说,中国冬管中心星期四宣布对王濛等人的处罚决定后,目前国家短道速滑男、女两队队员中,已先后有周洋、梁文豪、韩佳良和刘秋宏主动表示退出国家队。 显然冬管中心对王濛和刘显伟的开除及禁赛决定,不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化了国家队队员的对立情绪。《人民日报》体育记者旺大昭认为,当务之急是进行队伍重组,以避免事态向大家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发展:

“ 禁止参加国内外比赛这件事情,现在退出的这些运动员,不管是被开除出去,还是自己主动提出退出,失去这种机会对他们个人来讲,运动生涯就没什么意义了;从国家的利益来说,把有能力的运动员不惜用开除的办法,那么实际上对这个项目,对这支队伍的未来,也是一个巨大的牺牲。最好的办法,是不是应该把这支队伍解散,重新组建,怎么能够让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如果不彻底解决团队的问题,留下一些,其实也是这个事情的当事人,我想,这都为将来埋下了一些伏笔。”

据“新浪体育”报道,王濛在当天的冬管中心会议上中途退场,并表示,近日将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澄清打架事件真相,公开揭露速滑队存在的有关商业赞助和兴奋剂等问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