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央视星期一正午报道了其领导人金正日的逝世。(录音),她说:“我在此以最悲痛的心情报道,伟大的领导人金正日同志17日上午8点半在专列上逝世。”
该消息之后,韩国总统李明博立即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统一部和企划财政部也相继组织应对小组,国防部加强防御,行政部向所有公务员下达非常执勤命令,暂停休假。当天股市下跌了63点多。
李明博总统在会议后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通电话,就金正日的死亡和半岛局势等进行了协调。
韩国传媒从金正日被指名为接班人的1974年开始算起,认为他实际统治朝鲜37年,在他的执政期间,积极推动先军政策,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由此奠定了不受欺负的军事强国地位,但是也因此受到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的制裁,从此经济萧条,从1995年开始不断地传出粮食短缺和饥荒等新闻。
对于朝鲜的核威胁,美国和朝鲜代表上星期在北京会晤,就营养援助换取停止核发展达成一致,并预定于星期四举行朝美对话,在朝核问题和六方会谈呈现曙光的期间,金正日突然死亡。
金正日在执政期间承先继后,指名第三子金正恩为接班人,开创了共产国家三代世袭的先河。但是,现年29岁的金正恩能否坐稳江山,成为了此间首尔专家的分析重点。他们认为,朝鲜不排除会出现内乱、军阀割据等可能性,如此会造成半岛局势动荡。另外,朝鲜每次以导弹试射、核武试验、或小型军事挑衅等,凝聚人民的团结,由此稳定国内局势,这也正是韩国政府采取非常措施,增强国防防御的背景。
1994年,当时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死亡之后,韩国政府决定不派代表并禁止民间团体参加平壤的葬礼。因此受到朝鲜方面和韩国国内进步团体的批评。对于17年后金正日的死亡,李明博政府目前在就派遣吊唁团的问题,正在进行慎重考虑。
考虑朝鲜曾派遣代表参加前总统金大中和卢武铉的葬礼,韩国政府应该派遣吊唁团。但是,考虑“天安”舰袭击和延坪岛炮击所造成的创伤,民意不允许派遣代表团参加葬礼。这使李明博政府左右为难。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