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發現:微信或記錄電腦日誌並上傳

2023.06.08 02:47 ET
技術人員發現:微信或記錄電腦日誌並上傳 中科大碩士程序員阿灝披露,使用微信應用後,電腦數據被微信方記錄,並存在個人電腦中,造成大量空間被佔用。甚至可能被上傳。
視頻截圖/古亭提供

近日,有臺灣的網絡技術人員發現,中國熱門應用程序微信在個人電腦中設立加密日誌文件,並可能將這些數據上傳。多名微信使用者也表示,微信在他們的電腦和手機內佔據大量空間,且無法刪除。

 

 

微信成爲大多數中國人乃至世界其它地區用戶的溝通或支付工具之一。臺灣的網絡研發人員中科大碩士程序員阿灝近日在一段視頻中,展示了有關微信對用戶數據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控的狀況。該視頻本週在微信羣熱傳,觸發衆多網民對自己使用微信聊天的安全憂慮。

 

阿灝視頻中表示,有用戶反映微信在其電腦中佔用1個G的空間,起初阿灝覺得這沒什麼,但發現問題並不簡單。他解釋:“這一個G的空間竟然是一堆加密日誌文件,這就極大地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正常情況下,軟件佔用磁盤空間記錄一些日誌也就算了,可是幹嘛還加密不讓看?關鍵這是我自己的電腦,你卻不讓我看,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吧。最嚇人的是,微信可能把這些文件上傳了。”

 

不操作微信軟件但後臺仍記錄電腦活動

阿灝說,他於是用了與其他技術人員相同的蘋果筆記本電腦和測試檢查工具,打開自己的電腦微信磁盤卻發現了問題。

他說:“因爲我們想看看微信在後臺到底讀寫了哪些文件,所以選擇了文件監控功能。打開後,我們選擇了監控程序,然後再打開監控錄製功能。這個期間,我們的微信軟件可以在後臺保持靜默。過了大約五分鐘,我們停止監控錄製功能,這時候,我們在下面的面板中看到剛纔五分鐘內微信在電腦上的活動數據了,這份活動數據主要包含的是文件相關的操作。”

程序員阿灝說,經過快速過濾xloa這個關鍵字眼,打開xloa文件後:“顯示出來的是一堆亂碼,經過了加密。我們似乎剛纔一直沒有操作微信,它似乎一直在後臺保持靜默,那爲什麼還有這些日誌文件產生呢?經過長時間觀察,在我的電腦上大約每隔三到八分鐘左右,這個文件會增長30KB左右,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阿灝說,這些加密數據每三至八分鐘更新一次。(視頻截圖/古亭提供)
阿灝說,這些加密數據每三至八分鐘更新一次。(視頻截圖/古亭提供)

阿灝說,他將留存在其電腦內的相關加密數據進行修改,讓對方無法讀取。

不過,大部分用戶並不具備阿灝的專業技能,也無法判斷個人電腦和手機是否遭到入侵。微信用戶蔡先生對本臺說,微信無論在他手機和電腦都佔用了比其它應用更大的空間,而關於微信蒐集用戶個人數據的情況,絕大多數用戶都知道,但爲了方便需要使用。

他說:“我的手機有500多G內存,現在微信佔了200多G。我每過一段時間刪除微信,重新裝一次,也不行,很快就佔用很多G。所以這種監控是肯定的,因爲現在人們主要是通過微信獲取信息。我現在偶然在朋友圈發點圖片,其它時候基本不說話。”

阿灝說,這些數據經過加密,以"亂碼"形式存在,微信可隨時查看,但他自己卻看不懂。(視頻截圖/古亭提供)
阿灝說,這些數據經過加密,以"亂碼"形式存在,微信可隨時查看,但他自己卻看不懂。(視頻截圖/古亭提供)

微信用戶擔心數據遭監控

公益人士何培蓉告訴本臺,她曾從一位程序員那裏得知,使用微信的手機常會被用來作爲存儲個人手機活動信息的數據庫。她說:“我也發現微信佔據內存空間非常大,而且在一部手機上刪不了。我發現這個問題以後,常年備用兩個手機,一部手機上使用微信以及國產軟件;另外一部手機私人使用,裝有國外的APP。”

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截止去年12月,微信用戶達到約13億。但是人們對微信的安全性存在諸多擔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數據監控。此前有報道披露,微信公司與中國政府合作進行數據監控,並將一些敏感信息提供給政府機構,這引發了民衆有關個人信息和言論受到限制和監視的擔憂。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