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被關閉 "季風書園"在美國浴火重生
季風書園曾是中國大陸自由主義和獨立書店的象徵,其最後一家店面於2018年1月31日閉店。六年後,一家新的季風書園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重新開張。這六年間,季風書園的主理人於淼經歷了什麼?又爲什麼會選擇在華盛頓特區再出發?
來自於上海,重啓於DC──季風書店將於2024年9月1日在華盛頓DC開業!
一週以來,這則短消息在海內外微信羣被迅速轉發。自由亞洲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間書店坐落在DC中心杜邦圈,在衆多英文標牌中,綠色的中文字“季風書園“格外醒目。
書店約有2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正忙碌着將最後的圖書掃碼、打標籤、上架。
在談到這個想法是怎樣產生時,季風書園總經理於淼說,六年前已經準備翻開人生的另一個篇章了,但既然要選擇在美國長期生活,書店是他最熟悉的方式。“內心當中肯定也有一些對之前書店不捨,那也有一些隱隱的期望。 只是這些可能在內心存在的, 沒有去看,去把它揭開。後來也有機會和朋友這邊的朋友一起聊天,有時候聊起來季風關掉, 很可惜啊。後來突然就有了這樣一個想法,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邊,在我們新的一個立足之地重新開啓這樣一個季風,那我覺着和之前的關閉遙相呼應,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於淼介紹,決定之後的進展非常迅速。“從有這個想法,到決定,只用了一個月。租下這個店面,只用了兩個月。”
於淼介紹,目前DC季風書園大約有一萬種書籍,其中七成是中文書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另有三成爲本地採購的、與中國相關的英文書籍,目的是服務好本地對中國感興趣的讀者羣。
在談到未來將如何經營這個書店時,於淼表示,會延續上海季風書園的主旨和風格,將書店打造成作者、學者在與讀者面對面交流的公共議題空間。“我們9月1號開張,在九月份我們也安排了三場活動,9月12號吳國光老師的一場活動, 一場是9月13號裴敏欣老師 的一場講座,還有一個是9月21號哈金的講座。”
新書店延續自由主義主旨
“DC版季風書店”並非單一現象,近年來,隨着中國的獨立書店、出版及民間公共空間的萎縮,越來越多出版人試圖在海外創建另一個“離岸公共漢語空間”。比如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在臺灣和泰國的“飛地”書店,國內的單向街書店2023年也在東京開了一家分店。
對此,於淼分析認爲這是國內環境變化後人們的選擇:“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一種事情。 隨着國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可能希望換一個生活環境。那這些人呢,有他的一些特長,有他的一些資源,也有他的一些對未來的憧憬,所以他們重新在新的土地上建立他們,建立他們熟悉的這種生態,包括書店也好,包括自媒體也好,我覺得這是很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一件事情。”
中斷了六年後,於淼將“DC版”季風書園看做一個重生,也是中國大陸自由主義精神在海外的努力與延續。這個延續將在開業當天以一種特殊的儀式呈現。
當年季風書店關閉時,許多讀者將他們的感言寫在了明信片上,於淼將一部分明信片帶到了華盛頓,貼在了書店門口的鏡子上。“開張之後,每一位進來的讀者,我們都會送他一張明信片。這樣一張、 兩張、三張,慢慢揭開整個鏡子,恢復到他那種光彩以及它的透明。 這就像一個遮蔽/展開的一個雙向過程。呃,這是我們想象的一種想象的意義感。”
記者:朱麗葉 責編:安克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