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財政緊縮 大學學費"漲"聲一片

2023.06.06 14:38 ET
中國地方財政緊縮   大學學費"漲"聲一片 上海復旦大學一名畢業生坐在校園外等待參加畢業典禮。中國近期大幅上調大學學費,部分院校的學費更是二十年以來首次上調。
路透社資料圖

近期,有關中國多地高等院校大幅上調學費的消息引發輿論熱議。有分析指出,伴隨經濟下行,中國地方財政緊縮導致教育支出乏力。

 

 

路透社6月5日披露,受到國家高等教育預算減少以及地方財政緊張的影響,中國近期大幅上調大學學費,部分院校的學費更是二十年以來首次上調。報道指出,中國大學幾乎都是嚴重依賴於國家撥款的公辦大學,但經歷三年嚴苛防疫政策、房地產危機和經濟低迷後,各地政府由於財政緊縮,已無力補貼高等院校。

中國多個省份和主要城市紛紛上調大學學費的消息,引起公衆對於高校辦學成本的激烈討論。在社交媒體平臺微博上,有網友表示,財政撥款不夠,“居然從大學學費入手,我只能說呵呵”;還有網友認爲,學費漲幅過高對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公,高等教育恐變成精英教育,“又要有一堆人上不起學了”。此外,公衆輿論還關心有關大學助學金或獎學金的問題。

據路透社統計,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已在週日將部分理科、工科和體育專業的學費提高到7700元人民幣,漲幅高達54%;而文科專業的學費則上漲30%。此外,上海電力大學理工科學費也上漲40%,而管理學、經濟學和文學專業的學費則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0%。

過去二十年中,上海各高校從未上調過學費。今年4月,上海市政府組織召開了“優化公辦高校本專科學費形成機制”聽證會。教育部門提到,今年公辦高校本專科平均學費的漲幅約爲33%。

不僅是所謂經濟金融中心的上海上調學費,在中國其它人口密集省份,高校學費也是“漲”聲一片。

根據地方政府的有關公告,截至目前,吉林、山東、陝西等地高校也紛紛宣佈上調高校學費。其中四川漲幅最大,高達41%。

路透社援引中國教育部發布的一份預算報告分析說,2023年,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預算支出同比下降了3.7%,至1026億元人民幣。而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劉進及其團隊上月也曾建議,將在中國就學的國際學生學費從每年約2萬元人民幣提高至11萬元。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