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

0:00 / 0:00

中国官方近日公布了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脱贫,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儿童等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该规划还要求加大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部网站1月19日消息,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

该《规划》提出,为促进教育公平,将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加大职业教育脱贫力度,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广东居民李勉之认为,中国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巨大差距,

“农村的教育资源很贫乏。除了教育资源,农村的医疗资源、生活资源,各方面的资源都是很贫乏,跟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根本是没法比的。”

《规划》要求以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为重点,补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短板,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的现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少年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

对于中国官方发布的“十三五”教育规划,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教授蓝云评论说,

“我觉得这个规划从目标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要增大教育的投资。比如向贫困学生的扶持,如果光靠社会捐款或者善心行动,肯定是不够的。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到2020还有3年的时间,到时候能不能全面的、完全的实现这些目标?这些目标看起来很大,时间很紧。”

根据该《规划》,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规划还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考将大幅减少并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创造条件淡化并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推进并完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中国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十三五”教育规划还要求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服务。推进教育信息化,强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记者:林坪;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