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稱中國還難以取代美國成爲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2016.07.20 16:43 ET
m0720-ylp.jpg 今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突破10億美元大關,首次取得單月票房收入超過北美的成績。(AFP)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文章稱,中國要取代美國成爲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仍面臨困難。有評論認爲,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給中國電影的質量和票房帶來負面影響。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7月20日刊登文章,認爲中國取代美國成爲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之路並不平坦。文章說,隨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今年前六個月中國電影票房增速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現在很少有一年前常見的電影票瘋狂打折的情況。雖然本月早些時候公佈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電影票房收入仍同比增長20%,達人民幣246億元(合37億美元),但這是五年來的最低增幅,也低於同期美國約55.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儘管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突破10億美元大關,首次取得單月票房收入超過北美的成績,但仍未能阻止上半年增速放緩勢頭。另外,中國影院的迅速建設正接近飽和,這也可能阻礙中國成爲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此前,全球知名諮詢機構普華永道6月12日在上海發佈《2016-2020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稱,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票房收入市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預計在2017年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票倉。屆時中國電影票房可達到103億美元,而美國電影市場2017年預計票房收入爲101.4億美元。

美國紐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7月20日接受本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爲,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令中國電影的內容、形式受限,也讓中國製造的電影很難在全球票房收入方面近期超越美國。

“電影審查還有政治因素,確實對中國製作的電影,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中國製作的電影在全球的票房,肯定不能超過美國製作的電影。我覺得近期內,在5年、10年內,中國製作的電影全球票房超過美國基本是不可能的。”

文章說,中國已放寬了爲保護國產電影市場而禁止好萊塢電影在暑假期間上映的政策。通過邀請中國公司幫助推動電影項目的營銷,一些好萊塢電影公司已在中國獲得優勢。同時,中國公司也希望通過收購好萊塢資產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質量電影的需求。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與美國維亞康姆公司(Viacom Inc., VIA)進行商談,希望收購派拉蒙影業49%的股權。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尋求向行業上游移動,投資製作電影並售票。今年中國的票房收入目標是人民幣90億元。業內人士認爲,能否達到這一目標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高質量影片在恰當時機上映。文章引述北京電影業研究機構凡影(Fanink)創始合夥人李湛(James Li)的觀點認爲,下一階段票房增長的關鍵是電影本身的質量,而很多中國電影製片商缺乏電影製作和推廣的良好判斷力,這給中國電影業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原美國中文網刊《大參考》主編李洪寬7月20日接受本臺記者電話採訪時對此評論說:

“中國雖然人口基數非常大,但是電影市場有幾個致命的問題。一個就是,真正的好電影,在中國很難放。因爲重大歷史題材的,重大人倫題材的,引起轟動的作品,在中國要過審查關,往往是審查過不了。第二就是,中國現在經濟疲軟。前兩年經濟好的時候,中國的爛片拍出來也有人看。那麼現在對消費者來講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現在看一場電影很貴,好幾十、上百,羣衆沒有這麼高的收入來支撐這種消費。所以對中國電影市場的預測沒有那麼樂觀。”

大陸演員、導演趙薇近日遭網友指責起用“臺獨”演員戴立忍出演她執導的電影《沒有別的愛》,中國“共青團中央” 7月7日也在其官方微博發文批評趙薇。在強大壓力下,劇組7月15日發佈聲明,宣佈撤換戴立忍。

李洪寬認爲,中共長期的洗腦教育和南海爭端敏感時期的有意誤導令中國很多年輕人有如過去的義和團,要砸掉“臺獨”分子的飯碗,這一事件折射出政治因素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

(記者:林坪 責編:吳晶)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