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来打工者子女小学不具备正规教育资质被举报

0:00 / 0:00

中国媒体近日曝光说,杭州一家招收300多名外来打工者子女的小学不具备正规教育资质,被家长举报。当地教育及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限令整改。有评论认为,目前在中国大陆,农民工子女要进入城市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并非易事,政府不应该把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一封了事,应该多方面着手,解决外来打工者子女在城里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浙江《钱江晚报》10月23号报道,一对到杭州打工的夫妇,四年前把女儿从老家接到杭州,选择了附近一所“文采小学”就读。最近,他们想给女儿转学,却发现女儿一直没有学籍,不能转学。于是他们向相关部门举报,使问题曝光。

报道说,目前有300多名外来打工者子女在“文采小学”就读,每人每学期的学费为3300元人民币。“文采小学”的真名为“杭州文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培训机构,不具备学历教育的资质。杭州教育、工商等部门已介入调查,认定该公司私自办学,属“超范围经营”,要求3个月内整改,逾期不改将罚款1至10万元。目前,“文采小学”教室内仍有学生上课,不少家长担忧,自己孩子今后去哪儿上学。

浙江杭州的网络作家昝爱宗对此评论说:
"这不是'假学校'。这至少是一个学校。如果它没有资格,政府应该给它补办手续,它有哪些条件欠缺,帮它解决问题,而不是整顿、关掉。"

目前,在中国很多大城市,外来农民工子弟要想进入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并非易事。昝爱宗说:

“公立学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比如,规定居住年限,要交满社保、医保,中间还不能停顿,要有暂住证,条条框框非常多。为了子女入学,有的家长急得哭、吵架、甚至跟政府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政府在解决不了外来农民工子女读书的情况下,有民办学校满足这种需求,政府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对于浙江杭州“文采小学”事件,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评论说:

“这不是新鲜事情。过去20年,很多城市出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没有资质。我看到深圳有开办10多年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没有学籍。目前,杭州当局让这家小学整改,还没有关停,如果能在达到条件后,发给他们执照,这是最好的结果。现在虽然中央要求各地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现象在各地仍大量存在。”

刘开明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学券制”,以解决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责任。现在有很多流动人员,所以这个责任应该是中央政府来承担。中央政府发放‘学券’,任何地方的学校如果接纳了学生,就可以凭‘学券’从政府得到资助。不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只要选择它的家长和学生人数多了,它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经费,各方面条件也能符合要求。”

报道还说,目前杭州公立小学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的是“三个一年”的准入制度,即“在杭州居住一年,工作一年,交纳社保一年”,不过公立学校的名额仍供不应求。《中国经营报》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北京市教委对非京籍适龄儿童进入公立小学提出“5证”要求,即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和全家户口簿。外来人口较多的通州区,还提出了“10证”要求,这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北京上公立小学难上加难。

(记者:林坪 编辑: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