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津和先锋位于朝鲜半岛最北端,是朝鲜仿效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开设的经济特区,与中国珲春接壤的这两个城市常被简称为“罗先”。
中国广袤的东北只有大连和丹东两个出海港口,都位于东北三省的南端,所以当地商品的出口,和国内海运,都需要一笔可观的内陆交通费用,而朝鲜的罗先与中国吉林省接壤,位于东北的中部,并且可以直接出海日本海和太平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东北商品出口的一个理想的港口。
在朝鲜积极推动朝中合作,希望开发其边境城市,由此起到香港推动珠海经济区的发展效益,在这一情况下,大连企业创立集团就罗先的第一码头,于2008年同朝鲜方面签署了50年租借合同,丹东方面也与朝方签署了隔岸黄金坪岛开发项目。
据韩国传媒星期三报道,中国在罗先第一码头的50年租借之后,最近更就第四、第五和第六码头签署了为期50年的租借合同。作为租借的报酬,中国将在罗先建筑价值30亿美元的机场、火电站,以及连接图们和罗先的铁路,全长为55公里。
报道表示,这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去年和前年接连四次访问中国,积极提议朝中经济合作所争取的结果。
首尔方面的分析认为,在技术落后的朝鲜,上述机场、火电站和铁路建设工程,都必须由中国企业承揽。另外,利用罗先港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韩国专家的顾虑是,由此推动的罗先经济发展,最终会成为中国经济区的一部分,而很难期待香港对珠海经济区的推展效益。
企业银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峰贤说:“根据当前的发展,以罗先和其周边地区为中心的朝中经济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大。”
据了解,罗先共有六个码头,第一和第三码头分别由中国和俄罗斯租借,第二码头由朝鲜自己出口使用。其中第一码头顺利完成了100万吨吞吐量的扩建工程,已经正式开始运作。上述第四、第五和第六码头再由中国租借,等于是中国拿下了罗先港66%的使用权,怪不得韩国出现“中国占尽好处”的顾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