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7号表示,希望国有企业尽量减少裁员。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敦促企业采取措施,避免裁员。湖北省最近规定,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首先要考虑降低员工的工资,避免裁人。另外,企业如果要辞退50个以上或者总数10%以上的员工,必须在30天以前通知政府有关部门。美国的民间组织“中国人权观察”负责人李强先生说,中国这么做,可能会有一些效果:
“中国工人失业以后,善后的工作往往不能通过法律来解决,或者是工厂没有合理地解雇工人,这样的话很可能造成群体性的事件。我想政府可以采取方法尽量防止突发性事件。”
除了湖北以外,山东也有类似希望企业减少裁员的措施。山东2004年曾出台措施,要求企业如果裁人30人以上,首先要向政府部门通报,现在山东又开始强调执行这一规定。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者徐滇庆教授认为,中国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西方为什么最近汽车行业大量裁员,金融行业大量裁员,但社会并没有引起动荡呢?因为裁了以后可以拿6个月的失业保障,再找工作。如果裁员了之后马上把他们推到一个没法生活的境地,这个社会可能就不会稳定。”
中国上个季度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为9%,低于去年11.9%的水平。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制度不同,中国又有很多国有企业,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徐滇庆教授说,中国经济早已不是孤立一体,肯定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总体来讲应该属于可控制范围内:
“金融危机必然会对中国造成很强的负面影响。主要影响第一是外部市场丧失,订单没有了或者减少了。第二是金融,因为持有几千万的美国债券,随着美元的贬值以及大量的不确定性的发生,也使它的金融面临着挑战。整体来讲,还没有到失控的程度。”
中国这个月早些时候曾宣布,计划在今后两年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国银行星期二表示,中国面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在增加。官方媒体披露,今年前9个月,出口大省广东关闭了7000多家企业。徐滇庆教授分析说:
“这些企业早就应该关闭了。广东早就持有这个产业长达30年,随着广东深圳这些地区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生活水平上升,他们已经丧失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早就应该转移,这个转移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从目前来看,主要的转移方向是内陆。”
中国1月份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企业要辞退20个以上或10%以上的员工,必须通知员工、工会和劳动部门。有分析认为,为了避免裁人引起劳资纠纷,中国一些出口企业可能会让员工休假,不付工资,石油、金融、和电力企业也可能会通过减薪的办法避免裁员。
以上是本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