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总局:严控影视剧吸烟镜头

中国广电总局近日向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广播影视单位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吸烟镜头的出现,以免误导公众吸烟,特别要避免吸烟镜头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采访报道

0:00 / 0:00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日前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通知规定,播出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品牌、标识等相关内容或变相烟草广告;不得出现在国家明令禁止的场所有吸烟镜头;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的情节;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影视情节中以“艺术需要”或“个性化表达”为名出现的吸烟镜头,并尽可能缩减吸烟镜头的时长和频率。《通知》还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单位加强审查,对于存在较多吸烟镜头的影视作品,将不纳入总局举办的各种影视评优活动。

中国民间的控烟公益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吴宜群教授周二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控烟工作面临烟草行业利税庞大、生产、管理行业政企不分等诸多的困境,但近年来,一些与烟草行业没有直接利益关联的政府部门,其控烟态度还是相当积极:

“首先我觉得这个通知说明了中国只要这个部门跟烟草业没有利益瓜葛,态度都是比较明朗的。这两年我们的控烟协会和中国疾控中心的控烟办也多次提到,甚至于计算了多少部影片吸烟镜头有多长。这一次出来的条例实际上是在大家的呼声底下,他们做出的进一步的对影频影视吸烟的镜头、对烟草广告(的规定),我觉得是大大地进了一步。尽管有些条例并没有提出无烟影视,但是它里面有一条说要向无烟影视最高的标准去做。”

中国自200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虽然大多数主要城市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目前实际的控烟效果却令人失望。今年1月,吴宜群教授和中外60多位专家、学者联合发布《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中国总吸烟人口已超过3亿5千万,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高达7亿以上,其中包括1亿8千多万儿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达100多万人,超过了中国全年因交通事故、自杀和艾滋病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警告说,按照目前烟草对中国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到2030年,这一死亡数字还有可能上升到目前的3倍,达每年350万人。但另一方面,中国却多年高居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的首位。2010年,中国烟草行业的利税总额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5年内翻了一番。

吴宜群教授表示,当前中国控烟的重点在于保护青年一代的健康,而政府对此有不可推卸责任和义务:

“中国的控烟我觉得重点应该是关注青年人,政府应该是做主导的。除了烟草以外,中国的环境污染也很厉害,煤矿是带血的。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忽略了环保的问题,所以现在中国出现的一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实追逐的就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没有太注意。很多专家认为中国控烟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政企分开,它是烟草利益瓜葛最多的,它绝对是反控烟的。最典型的就是烟草专卖局,它就要赚钱,这样的机构怎么能领导我们控烟?政企合一实际上就是垄断,这是一个最大的阻碍,也是我们控烟的一个瓶颈问题。这么多年了,连续提、连续提,两会代表都提,但是没有看到有进步。”

在北京的公共健康专家陆军认为,中国控烟工作多年没有出现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也在于非官方公益性组织缺乏正常的参与渠道和支持:

“新的政策出来,从我的立场来看是太晚了,因为控烟的问题也喊了很多年,政府也一直宣称很重视。但是烟草行业一直都是利税大户,给国家的税收贡献很大,所以他们在社会当中话语权非常重。而反之,和烟草行业相对抗的声音却严重不足。我想正是由于烟草行业缺少了NGO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遏制的对手,中国控烟政策缺乏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推动力而导致政府部门在控烟方面举措非常缓慢,执行非常不得力。”

中国广电总局的《通知》也强调,鉴于社会各界要求严格控制吸烟镜头的呼声日趋强烈,目前影视剧中过多的吸烟镜头,客观上有误导吸烟之嫌,容易对社会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