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谈到这些时人人都在议论的分配不公问题的时候说,中国从贫穷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蛋糕确实是越做越大,但分配是否公平?胡德平的言外之意是明显的,而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美国托莱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冉伯恭表示,中国分配不公所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分配不均其实是越来越严重,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中国贫富不均是种种问题,不只是政治原因,也不只是经济原因,是各种原因。个人之间的差距更复杂,特别是在上海,上海有很多穷人也有很多富人,富得太富了,穷得太穷了。北京也是一样,各大都市都是这样。据说中国现在以美元计算的百万富翁比美国还多,那中国的穷人比美国就更多了。城乡之间的区别,现在农民生活改善得快,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想除非中国是真正下了最大的决心从税制上改革,比如推行累进税的制度,但是这样做起来就会影响很多方面,这不是那么简单的。”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中国中心主任胡晓波教授表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对中国来说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按照最初中国首脑的设计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所产生的问题就是贫富差别增大。而贫富差别增大从我们所讲的基尼系数方面来看,它已经到了一个值得政府和各界人士立即和密切注意的地步了,分配问题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胡德平接受采访谈到国企改革时表示,“国企这方面提“产权明晰”更准确。” 对此,胡晓波用principal-agent 这个英语语汇--来指称国企股权人和国企老总之间的关系;他说,这个关系必须理顺。另外,胡教授说,国企在国内要打破行业垄断,在国际上要提升竞争力:
“Principal 就是股权拥有者,Agent就是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执行长这些人。把这些关系要理清楚,他们这些关系应怎样清晰地协调好,谁有投票权,谁不应该有投票权。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特别是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发展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一定会面临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尽量避免和减少企业垄断和行业垄断;第二,在国际竞争当中怎么样尽量加强各个行业的竞争力。”
胡德平在谈到融资改革问题的时候,对既然“允许老百姓经商办企业,金融却不能开放”提出质疑。胡教授说,中国的融资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融资制度不完善,另外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回过头来还是一句话,中国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建设。”
冉伯恭教授在谈到中国国企改革的时候说,至少在短时期内,中国将维持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以后也许会适度加快某些行业的私有化进程,但是这个进程一定是有限的、缓慢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国家政府经营管理占有重要的企业。比如说交通、军火制造,有关民生的企业都是国有的,包括银行在内。这个政策我想中国是不会变的。中国尽管说是加强企业私人化的速度,我想在最近的将来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实行国有企业控制全国经济的制度。但是为了鼓励私人创业的意愿,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可能对私人企业方面会放松一点,在某些方面加快私有化。但是这种改革的进度起码在最近的将来一定是很有限度的,而且进度会相当慢。中国在政治上有很多困难,经济上有很多困难,领导人的思想上有困难,甚至国内还有反对的声音。”
胡德平在对《南方都市报》谈到他父亲胡耀邦的时候说,胡耀邦生前“真是想把改革开放能够全力推进,能够让人民和国家都富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