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图)

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利比亚过渡政府总理贾布里勒20号证实,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他的家乡苏尔特被俘身亡。

0:00 / 0:00
图片: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法新社)
图片: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法新社)

与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被执政当局的武装攻克的消息传出差不多同时,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卡扎菲被俘身亡的消息。看来,令世界不安的利比亚战局可以告一段落了。

卡扎菲,这个名闻遐迩的名字,与出访时不住旅馆住帐篷等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特立独行联系在一起,也与一些残民以逞的暴行以及令人发指的洛克比空难联系在一起。这个被美国前总统里根指称为“狂人”的人物,如果已经死在叛军手下,他的结局大概可以用得上中国的《史记》当中说秦二世胡亥的一句话: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了。

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博迪在接受本台电话采访的时候表示,卡扎菲被俘身亡是好消息,但是利比亚的时局远未安稳:

"那明显是好消息。但是利比亚尚未尘埃落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非、中东的春天正在演进中,阿拉伯国家相互间的关系、它们与以色列的关系、它们与美国的关系走向如何,现在还有待观察。"
博迪表示,利比亚新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民族和解和国家安定:

“我想,利比亚新政府应当让不稳定、部落对抗归于结束,谋求一种让利比亚人能够以某种稳定的、民主的方式生活、和睦共处的途径。”

纽约城市大学学者夏明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将卡扎菲的倒台说成是 一个“悲剧英雄”-- 加引号的“悲剧英雄”-- 的结局:

“我认为卡扎菲重复了一个我们所看到的悲剧英雄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60、70年代我们看到卡扎菲就是第三世界国家风云一时,尤其在阿拉伯国家当时也是如日中天。他确实也有理想,社会的理念,他的绿皮书想把利比亚建成为伊斯兰国家的天堂等等。我觉得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个人。但是我们看到了卡扎菲跟卡斯特罗走过的基本上是相同的轨迹。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在政治生涯的初期确确实实是有抱负,但是他们最终的权力完全是以个人为中心。毫无民主理念和民主责任的权力。最后带来个人的专制体系, 身败名裂,身家性命不保。”

夏教授说,卡扎菲从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弄潮儿蜕变成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

“从70年代他当时应该代表了整个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的一个国际潮流。那么他在潮流中是弄潮儿。他搞他的社会主义了。对西方的尤其是石油进行国有化了。应该得到了当时人民的一些支持。 但是今天来看尤其是茉莉花革命以后,应该说他是经历30多年的专制统治了,应该说他丧失了民意。所以他的这种顽固和狂人的这种自信是他失败的原因。”

夏教授还谈到中国对利比亚乃至非洲的外交政策的失误:

“我们都看到了中国的外交官非常的迟钝。中国政府在非洲国家犯了一个错误,就在于不干涉当地内政的情况下,中国的外交官没有积极的去分析当地国家的国情。所以中国在非洲包括在其他国家犯同样的这些错误。”

据报道,利比亚过渡委一高级官员称将在数小时内宣布利比亚全境解放。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