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地图行业是近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官方的《人民日报》报道说,这些网上的地图问题一抓一把。中国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把互联网地图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图错误,包括国界错误,行政区域边界错误等。第二类是“把一些敏感的,不宜公开的,甚至是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注在地图上”。
报道说,除了中国国家测绘局和公安部之外,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也将加入这次网上地图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互联网专家何杰克表示,地图上出现错误是常事,有些容易解决,但在中国有些问题却很难处理。“有些像是领土争端,是技术问题,画不画在地图上都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行政区划画错了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心态的问题。比如说谷歌的地图比较详细,或者其他MAPQUEST的地图也比较详细。在美国也许不是个问题,因为他没有更多的秘密,但是,在中国就成为了一个秘密。因为他好像有很多东西不想让人们看到,不想让人们知道。”
美国爵硕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说,在中国,地图及相关资料从来都属于敏感的机密文件。“以前我在中国是学地质、地图学的,那个时候就知道,在中国大比例尺的地图,象五万分之一的地图都是国家机密。当然也觉得很奇怪,国家机密也没什么,就是一些等高线呀,什么地方有山,有水,有悬崖峭壁。如果有了卫星照片、卫星航测和遥测的话,原来那些所谓的机密都保护不住了,实际上没什么意义了。”
一些服务器在海外的网络地图是中国政府这次清理行动最头痛的问题。《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在谷歌地图上通过关键字搜索,可以轻易找到泄密的地理信息,但网站服务器在外国是这次整治行动的难点。
何杰克表示,谷歌公司是美国公司会按照美国的法律来运作,因此中国政府很难要求他们保密。“比如象美国的白宫是可以参观的,可以到里面去转一转。加拿大的国会楼也可以去看看议员在辩论什么?但是到中国的中南海,走到附近就要被抓起来,区别还是很大的。”
近年来网络数字地图产业高速发展,被誉为互联网上的一大增长热点,涉及到许多商业行业。何杰克认为,过于严密的控制和管理,很可能大大限制该产业的发展。“网上有很大的商机是不容置疑的。地图的使用趋势不止是地图,而是和其他更多的融合起来,很多很多的服务都和房地产融合,这其实是地图应用的一个趋势。人为地加入很多限制,肯定会从这个意义上限制地图在互联网服务中的应用。”
在中国的这次网络地图专项整治行中,所有的网络地图都需经过审批。在今年上半年,主要由地图网站自查自纠,下半年则全面清查有问题的网站,若有问题将采取限期纠正和关停等处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