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6月19号举办了美中有关监狱劳动产品谅解备忘录的听证会。委员会成员彼得.维德尼克斯在听证会上表示,中国的监狱劳动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问题引起美国国会和公众的严重关切:
“尽管美国和中国政府曾签署了正式协议,停止中国监狱产品向美国的出口,但这种行为仍在发生。美国驻中国大使馆负责监狱劳动事项的官员最近发现了很多供零售的中国监狱劳动产品,包括:假花、圣诞节装饰品、鞋和衣服。”
彼得.维德尼克斯说,这些产品中至少有一些会设法进入美国市场, 监狱劳动产品出口到美国让中国监狱的官员致富,这种不正当竞争却损害了美国合法商人的利益。根据美中谅解备忘录的条款,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可以要求中国政府调查某些出口到美国的可疑产品,或要求美国大使馆官员对生产这类产品的监狱进行实地探访。但中国政府把所有与监狱劳动产品有关的信息列为“国家机密 ”,不愿跟美国政府合作,维德尼克斯说,
“中国政府在有关协议的执行方面,记录不良。试图实施这些协议的美国官员反映,中国的环境很困难,中方人员要么对此不反应,要么阻碍美国官员的工作。”
美国的劳改基金会执行主任吴宏达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和中国1992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和1994年签署的合作声明是为了保证由监狱犯人生产的中国产品不能进口到美国。吴宏达说,
“不幸的是,在我看来这些双边协议对维护美国法律、促进人权方面几乎没什么作用,而促进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点。这些协议反而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外交掩护,中国在因出口监狱劳动产品受到指责时,借这些协议自己辩解。”
吴宏达表示,中国监狱产品的问题,不应该作为政治问题来处理,而应该依法处理。美国商人加利.马克在听证会上表示,来自中国的监狱劳动产品的不正当竞争,已经伤害了他的陶瓷进口公司,
“马克公司从很多渠道得知,中国山东鲁中监狱生产的陶瓷杯子已出口到美国,我们也有目击证人。因为出口监狱产品违反中国的法律,鲁中监狱的产品是经过另一家公司出口的。“
加利马克说,位于监狱门外的淄博茂隆陶瓷厂是鲁中监狱的店面, 有很多美国公司在进口鲁中监狱制造、由茂隆陶瓷厂出口的杯子,
“这些进口商大都知道鲁中和茂隆的关系,但他们选择忽视监狱劳动制造杯子的事实,因为他们得到了价格上的优势。”
马克呼吁美国国会采纳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年的建议,要求进口商证明进口产品不是监狱劳动制造的,设立可疑公司名单,让美国进口商避免从这些公司进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和方雷克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