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公信力创13年新低(视频,图)

香港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全面下跌,创13年来新低。有评论认为,这可能与传统媒体没有能为弱势群体发声,实行自我审查,以及网络新媒体的流行有关。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视频:媒介发展迅猛,传统媒介日渐衰落(心语整理制作)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最新的一份调查表明,香港新闻媒体去年公信力整体大跌。去年10-11月,该研究中心以电话形式访问了1206位市民对25家新闻报纸、电视及电台的信任度,传媒整体评分6.36分,比2009年跌0.48分。

调查报告显示,在电子传媒(包括电视及广播电台)方面,由特区政府资助但编辑有相当程度独立性的香港电台,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体,获得7.31分,其次是观众数字最高的无线电视。

在17份对比的文字平面媒体中,英文的《南华早报》继续成为最具公信力的报纸,宣称读者人数最多的《东方日报》名列第11,《苹果日报》排名第14。《东方日报》的姐妹报《太阳报》被评为第17位垫底。而香港的左派报纸《商报》、《文汇报》及《大公报》,则分别排名第13、第15以及第16。市民的意见调查中,《大公报》排名第16名,《文汇报》是第17名。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认为,新闻机构的自我审查是主要原因。

她向本台表示:“我觉得作为审查的情况,在2010年不会比2009年差,但是为什么还会全面下降呢?我估计可能是类似的结果,他们可能形成一个印象,就是媒体是自我审查,所以对他们的公信力(继续)有所怀疑,已经对人,不是对事。”

负责调查的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认为,也有可能因为煽情和自我审查的报道不断累积,影响市民对整体传媒机构的观感。

香港时事评论员周滨表示:“公信力不好,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香港的媒体一贯都比较煽情,还有比如TVB等在报道重大事情的时候比如六四纪念日就做自我审查,被市民称为CCTVB,这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公信力。所以一方面媒体煽情,做很多鸡零狗碎,大报小报化;另外就是牵涉到中国政治,媒体不像以前那样比较明显突出,市民觉得你公信力不行。”

麦燕庭还认为,新一代爱利用 facebook、推特等网上媒介,也会影响市民对传统媒体的观感。

她说:“Facebook推特等新媒体,他们的出现,当然也会影响公众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概念。因为他们很容易在互联网Facebook推特上看到的东西可能在主流媒体是没有的,他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主流媒体没有,最容易的一个推定就是自我审查。当然我们说在网上看到的,和传统媒体不同,当然会有不同,不然倒不如统一发放。市民也应该知道在网上看到的东西没有在传统媒体出现不一定是自我审查。”

香港独立媒体创办人林霭云也表示:“现在那些年轻人,他们消费媒体的习惯和以前不一样,他们现在新闻的来源会从几个方面,包括朋友圈、传统媒体还有网上一些报道,他们会比较不同观点,设立自己的看法。”

许多中国网友认为香港媒体的变化和中国大陆的影响也有关系,甚至学习了中国的很多自我审查模式。网友刘青山表示,没有党的英明领导,香港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市民对传统媒体的观感,甚至也改变了很多人获得消息的渠道。

推特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即使是在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推特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在微博客上,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

除了Facebook,twitter这类新媒体外,香港的网上电台不断加入报导行列。

香港电台曾报导说,这类由下而上,低成本,自主性强的新媒体正在网络世界不断涌现,有些议论政治,有些走小众路线,正在像掀起一场革命般冲击着传统主流媒体,甚至冲击着整个社会。传统媒体不得不走进网络世界,而且不得不融合新媒体的各个特点以免被淘汰。

网上电台青台台长林子健告诉本台记者,由于网上电台的报道不用受政治审查,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揭露深度也能够超过传统媒体。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