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進入倒計時 外國記者高呼"讓我們自由採訪"!

2021.11.02 14:39 ET
北京冬奧進入倒計時   外國記者高呼"讓我們自由採訪"! 2021年10月27日北京街頭的一塊冬奧會開幕100天倒計時看板
路透社資料圖

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於明年24日在北京開幕,海外人權組織持續炮轟中國的人權狀況,呼籲國際社會抵制北京冬奧。而不單是人權狀況,中國當局對北京冬奧的種種採訪限制也引起了駐華記者的反彈。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本週二發表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詳述駐華記者在採訪冬奧籌備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阻撓和騷擾。



成立超過四十年、代表超過四十個國家駐北京記者的駐華記者協會”(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 FCCC),週二(2)在推持發佈一份長篇聲明,嚴詞批評北京當局限制駐華記者採訪北京冬奧,指北京奧組委(BOCOG)及國際奧委會(IOC)在北京冬奧的採訪工作上,缺乏透明度和清晰度。

冬奧聖火抵京  外國記者卻不能採訪

聲明說,在過去一年,外國記者在採訪北京冬奧籌備情況時持續受阻,包括被拒參與記者會等例行活動,甚至被禁止到訪賽事場地等。就連冬奧聖火抵達北京,外國記者都無法採訪,然而中國國內媒體卻通行無阻。

駐華記者協會表示,很多冬奧前期活動,北京奧組委直至活動開始前幾個小時才公佈,外國記者報名,卻被當局以名額已滿,或只開放給指定媒體爲由拒絕;更有記者被要求在幾個小時內提供病毒檢測結果,令外國記者因無法趕及而失去採訪機會。

北京2021年10月20日舉行冬奧會火種歡迎儀式(美聯社)
北京2021年10月20日舉行冬奧會火種歡迎儀式(美聯社)

冬奧進入倒計時 外媒採訪訊息仍然混亂

距離北京冬奧開幕尚餘只有三個月,駐華記者協會批評北京奧組委仍未釐清大量有關外國記者採訪的問題,包括獲准採訪冬奧的外國記者是否需要隔離、能否離開奧運村進入北京採訪等。駐華記者協會多名成員不斷向北京奧組委查詢,但他們不是直接被忽略,就是得到互相矛盾的答覆。

聲明又指出,自中國去年三月開始封關及延遲發放駐華記者簽證,導致駐華傳媒出現大量人員空缺,都影響對於北京冬奧的採訪報道。

外國記者報道提人權抵制 中方人員致電大喊大叫

駐華記者協會還引述多名外國記者的證言,一位國際廣播公司的記者說道:我們在一個奧運場館發佈了一個電視報道,提到了人權抵制。很快,組織者就用中國通訊軟件微信給我打電話,爲我的報道以中英文衝我大喊大叫,威脅以後不再邀請我們。 從那以後,我們就再沒有獲准採訪。

記者2021年7月14日參觀北京冬奧的奧運村(美聯社)
記者2021年7月14日參觀北京冬奧的奧運村(美聯社)

外國記者:我們根本採訪不了任何東西

一位美國報章的記者就有以下經歷:我參觀了延慶奧運場館,並在公路上用我的手機拍了一些照片。 一個保安駕駛一輛SUV車開始慢慢跟上。 很快,一輛警車閃着燈出現。他們想知道我在做什麼,並拍下我的護照。 我們在那裏站了半個小時,然後他們告訴我,有任何問題都必須交給奧運主辦方。

還有外國記者反映,嘗試聯繫中國體總希望採訪中國運動員和教練,都被體總拒絕;而運動員也不許在未經審批下接受採訪。我們根本採訪不了任何東西。一位歐洲報章記者用一句話來總結。

駐華記者協會表示,以上情況都和2008年北京舉辦夏季奧運時截然不同,有違北京申辦冬奧時所作出的承諾,也無法履行奧林匹克憲章的規定。協會敦促北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安排通訊官員及時準確處理傳媒查詢,並向合資格在華記者開放所有奧運前夕的活動,以及在冬奧前批准記者簽證申請,以便讓更多富有經驗的記者能實地報道奧運會。

無國界記者組織:奧運不單關乎賽事 也是主辦國展示自己的機會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支持駐華記者協會發聲。他表示,理解疫情下有一定限制,但認爲公衆不單希望瞭解冬奧賽事資訊,也希望瞭解中國社會;呼籲北京提高透明度,爲外國記者採訪冬奧提供便利。

艾瑋昂說:奧運會不單是展示體育賽事,也是向外介紹主辦國的場合,讓人們瞭解主辦國。很遺憾,人們沒有機會了解更多。

駐華記者協會引述的外國記者證言,沒有透露記者的身份和所屬新聞機構名稱。本臺曾嘗試聯絡目前派駐中國的外國記者求證,但至截稿前,沒有外國記者願意實名受訪。艾瑋昂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當局頻繁以簽證威脅外國駐華記者,逼外國記者就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021年11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從未承認駐華記者協會。(美聯社圖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021年11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從未承認駐華記者協會。(美聯社圖片)

中國外交部:聲明和事實不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二(2)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回應表示,中方從未承認駐華記者協會,指該會代表不了在華四百多名外國記者的真實聲音;又指聲明和事實不符,不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問題。

汪文斌說: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秉持開放辦奧理念,籌辦以來,始終歡迎來自全球的媒體前來採訪報道。因場館空間有限,每場測試賽僅能邀請部分媒體採訪。此次邀請媒體的原則是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通訊社、國際奧委會官方圖片社,以及近幾年舉辦過奧運會和未來幾年將要舉辦奧運會國家的部分媒體,能代表大多數媒體,能滿足大多數媒體的需要。

他補充說,北京冬奧組委正積極協調,在不影響測試賽的前提下,劃組織三大賽區系列採訪,以未參加測試賽的常駐京境外媒體爲主。

中國和世界主流媒體脫鉤

駐華記者協會今年三月發佈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的新聞自由急劇惡化。到今年七月,多國記者在河南鄭州採訪水災時被騷擾,駐華記者協會也爲此發聲。中國外交部則兩次都是以中方從未承認這個協會,來爲自己開脫。

而近年來,中國與國際媒體的關係持續惡化。北京於2020年驅逐十多名外國記者後,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等主要媒體,以及所有澳大利亞媒體的駐華記者崗位等一直從缺。中國政府其後只批出少量記者簽證,使外國媒體缺乏足夠記者報道北京冬奧。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呂熙倫敦報道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