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焦点:“偶遇”

0:00 / 0:00

听众朋友,每个星期,自由亚洲电台都会集中总结中国民众通过网络突破官方言论封锁的最新情况。这两天,自从北京网友“偶遇”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小店买包子之后,中国多个地方都出现记者“偶遇”高官的亲民报道,受到网友的质疑和嘲笑。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为大家回顾一周网事,也就是这几天中国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和敏感微博。

1月2号,中国《法制晚报》报道说,记者“偶遇”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配枪巡逻。这样的报道不但没有像网友偶遇习近平吃包子的报道一样让人耳目一新,反而引来很多网友的反感和吐槽。一些网友称,现在全国范围已经掀起了“偶遇”潮, 2014年网络第一个新流行语“偶遇”当之无愧。

新浪微博“胡子微评”:【2014中国流行偶遇】自从群众偶遇习主席亲自排队吃包子后,郑州记者偶遇市委书记吴天君亲自买票乘地铁回市委,南京记者偶遇市委书记杨卫泽亲自当导游接待市民代表,北京记者王府井扫街偶遇公安局长傅政华配枪巡逻……

很多网友发帖对“偶遇”表示质疑,并嘲讽说不懂得“偶遇”的记者不是好记者。

腾讯微博“b391729176”:《偶遇记》—— 习总排队买包子, 就在习总还没来得及第二次排队的时候,郑州记者马上就在地铁上偶遇市委书记。地铁偶遇没谢幕, 北京公安局长上街巡逻,被《法制晚报》的记者偶遇上。而各级政府的门口常常聚集一帮喊冤叫屈的百姓,怎么就偶遇不到当地的领导大人? 我在想,领导不是你想遇就能遇的!

网易微博“蔡哥的围脖”:(转)为何(郑州记者)偶遇书记坐地铁遭质疑? 一是官媒缺乏公信力, 对领导宣传献媚拍马、屡曝造假,让人如何相信? 再者,领导乘公交工具比中彩票概率都低, 却偏偏被记者撞见? 像国外州长、市长骑车、坐地铁当成家常便饭,百姓才信服。

新浪微博“謙女時評”:那么多的贪官带情妇去宾馆,记者没偶遇上; 那么多的校长带小女生去开房, 记者没偶遇上; 那么多的城管沿街追打小贩, 记者没偶遇上; 那么多的征地强拆暴打维权民众, 记者没偶遇上…… 难道偶遇也有选择性?

新年伊始,中国网络删贴情况继续。新浪网友“陈宗鹤”发微博呼吁大家关注因受迫害而入狱的人,该贴遭到删除。“陈宗鹤”用网络截图再发一遍,把这个帖子称为“2014年被和谐第一帖”。

这个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举国欢庆跨年的日子里,别忘了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受到不公和极权压迫入狱的人们。他们在铁窗中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听到倒数钟的声音,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命运如何。我只希望2014年这些人能从迫害中走出来。该放的人不放,别在我面前谈改革。

广州律师隋牧青1月2号在新浪微博上透露,自己的腾讯微博被禁言,可能跟自己发有关香港社运人士杨匡的帖子有关。

新浪微博“隋牧青律师” :昨夜意外发现,我很少登陆的腾讯微博竟然被禁言了。我怀疑和发布(香港社运人士) 杨匡被深圳警方刑拘的消息有关。据说深圳网警可以直接浏览人们在QQ上面的对话。

另外,还有一些网友回顾过去自己发微博被删除封锁的情况。新浪微博用户“文史女教师”自我介绍是海南师范大学教师。她新年前发微博表示,过去两年曾被禁言四次。

新浪微博“文史女教师” :开微博两年,被禁言4次,被谩骂无数次,获得支持无数次。两年共发(转)微博四千余条。微博主题:呼唤官员财产公开,主张严办裸官及贪腐行为,支持社会公平正义。发博原则: 以严厉的标准审视权力,以客观的立场评判社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法学专家贺卫方宣布新年退出微博,让一些网友加剧了对网络自由状况的失望感。有网友发帖表示以后会从微博转战到微信。还有的网友透露,自己也不知道以后还能在微博上坚持多久。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摘录的一周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