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推法案 限制中國軟件在美運營
2020.10.30 16:30 ET
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提出新法案,要求建立一套標準,用來規範包含中國在內等國家的高風險應用程式在美國的營運。學者認爲此提案有利於數據保護和國家安全,但也擔憂會使美國在國際貿易上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盧比奧10月29日提出《防範敵對平臺法》(Adversarial Platform Prevention Act,簡稱APP Act)的議案,要求對來自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家的“高風險外國軟件”進行限制,其中包含抖音和微信。該法案希望透過數據保護和審查相關規範,來保護美國消費者的數據和國家安全。
“很明顯,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套標準框架,那些高風險的外國應用程序達到標準後,才能進入美國電信網絡和設備運營。”盧比奧在聲明中說。
法案要求高風險外國軟件須貼上警告標籤,告知消費者潛在的數據安全風險;須每年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美國司法部披露相關細節;推動美國數據本土化;並要求高風險外國軟件公司若收到其他政府要求提供或審查美國人員的數據資料時,必須立即告知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司法部,否則將停止營運。
中國國安法下 軟件資安成隱憂
特朗普政府曾於八月下達行政命令,試圖封殺微信和抖音在美國的營運,認爲抖音進行內容審查,並擔憂用戶數據隱私會被中國間諜利用。美國蘭德公司的資深研究員岡薩雷斯(Daniel Gonzales)告訴本臺,中國政府可透過軟件獲取美國用戶隱私和敏感信息,是美國政府的一大擔憂。
“我們必須區分值得信賴的公司和不值得信賴的公司。所有的軟件應該將消費者數據存於美國本土內,而我認爲對於來自中國的不可信軟件,比如說中國的《國家安全法》要求公司與政府合作,那麼這個公司必須在源代碼檢查方面採取更多措施。”他說。
中國在2017年實施的《國家安全法》,要求企業必須配合政府的情報收集行動。美國政府曾多次表明抖音等軟件因爲這個法律會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岡薩雷斯曾在九月底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對抖音的建議,包含檢查抖音的源代碼、由美國合作伙伴而非中國進行源代碼更新,並確保數據並無傳輸到中國。
數據本土化 美國曾反對印度實施
要求將美國用戶數據保存在美國境內,即“數據本土化”,就是希望降低敏感信息外流風險。不過,也有學者擔心這項要求與美國貿易政策相悖,將使未來美國公司在國際談判時處於弱勢地位。
“此項要求與美國政策以及我們透過貿易協定試圖達到的目標不一致,即是禁止數據本土化。美國若這樣做會破壞我們的談判地位,並使那些在海外開展業務並將數據存儲在雲端的美國公司處於困境。”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貿易專家、曾任克林頓政府貿易官員的萊茵施(William Reinsch)以電郵方式告訴本臺。
美國政府去年曾因印度要求“數據本土化”的嚴格措施表達擔憂,認爲這將限縮跨國公司在印度市場的發展,且可能增加跨國公司成本。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貿易和外國投資研究員戈爾茲(Geoffrey Gertz)就認爲,這樣的矛盾可能使美國政府與外國公司之間更爲緊張,但他也同意美國政府已更加重視應用程式等軟件的潛在風險。
“美國政府對於微信和抖音的行動,顯然表達了他們對這些軟件的安全性感興趣。真正的問題是,沒有一個結構化的框架來制定這些政策。”他說。
戈爾茲說,雖然盧比奧提出的法案因這屆國會任期將到期通過機率不高,但打開了規範機制的對話大門。特朗普政府認爲微信和抖音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但美國商務部針對微信的禁令被舊金山的聯邦法官裁定暫緩執行。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陳品潔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