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秘密”为何被“苹果”下架?

0:00 / 0:00

由深圳无觅科技公司今年四月开发推出的匿名社交软件“秘密”近日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引发公众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一款人气直追微信的社交软件究竟是动了谁的奶酪才遭此命运?

匿名社交软件“秘密”其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仅仅一天就名列下载总量排行榜第13名,在社交软件下载量排行榜上名列冠军。香港《南华早报》星期二的一则报道说,社交软件“秘密”被突然下架或许是“信息审查不严”惹的祸。中国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吴非教授表示,由于传播的信息“秘密”软件招惹政府有关部门不高兴的原因可能有,不能排除,但他本人则更倾向认为是中国市场竞争的原因:

“因为‘秘密’社交软件首先面临的问题其实不是来自中国的宣传部门或管理部门, 而是来自像微信那样的竞争对手。这款社交软件没有依附于像腾讯或中国电讯那样大的运营商下面, 软件开发商只是开发迎合中国网民喜欢匿名发表意见的一款社交软件。 尽管软件一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欢迎, 但软件开发商背后展现的人际关系和官僚的关系没有雄厚到一定程度,软件的问题就出现了。”

星期二中国有报道说, 社交软件“秘密”被下架一是因为“竞争对手举报它抄袭美国原版软件”,二是因为“口碑太差”和“色情话题过多”;美国匿名社交应用软件“秘密”的创始人兼大卫·比托近日向腾讯科技表示,中国的同类应用“秘密”社交软件抄袭了他的社交软件。然而,比托并没有回应是否就是他向苹果公司举报中国社交软件“秘密”的抄袭行为。

虽然从中国国内的报道上看, 社交软件“秘密”在中国被下架之前已经“火速窜红”,让不少所谓的“秘密”信息不再“秘密”,但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星期二随机采访的两位中国活跃网民都没有听说“秘密”的存在。尽管如此,长沙博客小树通过与微博和微信的对比表示,假如“秘密”被广大网民喜闻乐见,又能通过官方的网络审查,这款社交网站最终还是会重新再与网民见面:

“微博是个浅关系, 但针对面广,微信则相反, 它虽然是一个深关系,但受众面比较窄, 只是朋友圈。 由于微博和微信的市场定位有差异性,两者都比较火,微信可能更火一些。正因为社交软件‘秘密’有匿名传递信息的特色, 它可能正符合一些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由此, 我想‘秘密’会有一定的市场”。

星期二有报道说,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匿名社交软件“秘密”星期二重新出现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列表中,不过名字已经更改为“无秘”。

吴非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为了网络管理和审查要求实名制。在这种情况下, “秘密”一类的社交网站如果被审查,吴教授建议中国政府不妨看看海外推特的功能特点,使匿名最终不会成为问题:

“推特有个特点是所有的推文不能被删除。因为不能删, 人们始终可以找到信息源是哪里来的。 中国的微博则不一样,人们可以随时删除,政府也可以帮你删, 一条信息的信息源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找不到了。中国这样做也可能是中国的国情, 也可能是为了未来审查”。

有人将在社交网站“秘密”上传播的信息总结为三大类:一是情绪渲泄, 二是告白, 三是爆料,其中包括对社会不满的发泄、 或真或假的八卦爆料、对公司和老板的抱怨、同事之间的不满、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和露骨的色情内容, 等等。浙江在线近日的一则评论说,“正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对熟人社交出现倦意,让‘秘密’实现了替代性”,已经有人厌倦了熟人间的社交方式。

(记者:闻剑; 责编: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