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版《治安管理處罰法》引網民反彈 官媒保持沉默
中國人大官網發佈的新版《治安管理處罰法》徵求意見稿,部分內容受到輿論批評。中國主要媒體則選擇沉默。但官媒社交賬號提出質疑,認爲需要釐清"誰能代表中華民族"。
中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在網上廣爲流傳,其內容引發網民和法律專家的強烈質疑,認爲該草案第三十四條(二)中,有關“傷害中華民族感情”之表述,範圍過大,定義不清,在執法時難以辨明違法實質。有關“製作、傳播、傷害中華民族精神”條款存在侵害公民基本權益,違反憲法精神。
河南省高平市廣播電視臺抖音賬號高平市融媒體中心評論人希藍說,《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出臺以來,引發了學者及自媒體人士的熱議,詬病最多的是涉及34條當中關於傷害民族感情的條文。希藍認爲,傷害感情的主體是中華民族。她說:“這個主體是體會不到感情的,中華民族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中華民族主體本身,是體會不到七情六慾的,而能夠體會到情感的是每一個自然人,所以傷害民族感情,最終的判斷傷害結果,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人......”
希藍說,每一個執法人員對一件事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爭議,條文要表達的其實是傷害了哪些能夠代表中華民族自然人的感情,誰能夠代表中華民族,是黨的代表,還是政府官員或者執法人員,還是血氣方剛熱情可嘉但急於衝動和偏激型的小粉紅。
穿着內容將成政治問題 中國人大網反饋意見逾十萬
有微博網民發現,從9月5日中國人大發表《治安管理處罰法》徵求意見稿以來,中國主要媒體集體對此沉默。衆多網民登陸人大網對此提交意見,截至本週一,已提交超過十萬條。網民蔡慎坤@cskun1989發推寫道,1949年後,中國人穿什麼衣服就是個政治問題,旗袍不能穿,西裝更是腐朽的必須拋棄。發展到文革服飾簡直高度統一。文革後期乃至改開之初,稍微有點個性的穿着都被視爲“奇裝異服”,連褲腳尺寸小了一點都躲不過鋒利的剪刀。
9月6日,湖北省武漢市郊外的盤龍城國際考古遺址公園,多名女遊客穿唐服拍照留念,被工作人員誤當“日本和服”阻止。網民上傳的視頻中,一名穿唐代服裝的女子對工作人員解釋:“我們沒有(穿日本和服),我們這不是拍日本人的服裝照,跟你講也講不清楚。”
其後,園方對《南方都市報》等媒體說,確實有驅趕拍照遊客,並說公園沒有禁止遊客穿着民族服飾,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此事。
新版“處罰法”使得法治倒退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認爲,新版《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部分內容,感覺是法治的倒退。他說:“我們年輕的時候穿喇叭褲,燙個爆炸髮型,那個時候還在批,改革開放前更不用說了,只能穿黑色、藍色、軍綠色,現在讓我們感覺到又回到了那個年代。治安管理處罰法徵求意見稿如果通過實施,那麼中國一定進入了一個朝鮮加伊朗的國體,非常可怕。”
曾經是派出所副所長的李先生對本臺說,當局法規中“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表述,明顯是走“回頭路”:“什麼叫傷害民族感情,以誰說的爲準,如何定義,你要有可操作的可行性。你(人大)就提一個模糊的概念,然後由執法者來界定。將來此法毫無疑問會被執法者濫用,你的言論對政府不利,他就會來治你。”
李先生說,政府在修訂上述法規時,必然預料到民間將出現反彈,但他相信,這條法律不久將獲得人大通過。所謂徵求意見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記者:古亭 責編: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