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控论坛活动诈骗 禁止用中国、峰会等字样

2023.08.11 11:15 ET
中国管控论坛活动诈骗 禁止用中国、峰会等字样 2023年5月13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就各类面向社会举办的论坛活动提出十条要求,包括不准使用"中国"、"峰会"等字样。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截图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十个部门针对中国各类主体面向社会公开举办的论坛活动提出十条要求,包括不准使用"中国"、"峰会"等字样。有分析说,此举除了杜绝层出不穷的诈骗案,其中也有政治考量。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包括中共中央宣传部、网信办、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通知)称,论坛活动名称应准确、规范、名实相符,不得随意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峰会”“高端”“高峰”“巅峰等字样。论坛活动主题设置不得超出主办单位职责范围。

通知指,此举将严厉打击论坛活动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未经合法登记的主体面向社会公开举办的论坛活动、山寨论坛活动、以论坛活动名义进行诈骗敛财等违法违规行为。

管控论坛打击诈骗兼抓紧舆论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评论人士对本台说,这主要是打击三类论坛,一是中医药品推广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二是针对金融投资理财类的诈骗;三是类似于政治法学哲学类型,曾有人邀请宪政学者刘军宁到当地搞讲座论坛,结果被抓判刑。

加上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现在政府担心经济与时政类论坛泄漏一些问题的真实数据,引发民众担忧,因此召开论坛前首先还是要党允许批准,内容肯定必须要在限定范围之内。

中国举办的一场论坛活动(31会议网截图)
中国举办的一场论坛活动(31会议网截图)

论坛打着高规格旗帜成吸金工具

中媒《燕赵晚报》在一篇消除论坛活动乱象”的文章中,举2015年新华社报道一个案例,打着弘扬某某文化的论坛,主办单位实为广告公司,自开文化峰会,高价售卖某部所谓大典的主编头衔,有人甚至交了近2万元,实质是借文化敛财。

该文称,论坛活动涉及面广、名称多样,纷纷突出权威性、国际化,甚至号称最官方”“最权威”“最高规格。实际上,一些未经合法登记的主体,假冒官方机构、正规组织举办山寨论坛活动,或通过论坛活动形式实施诈骗敛财。

中国经济网提到,只有方方面面不再认可山寨荣誉”“山寨研究成果,才能让一些人不再热衷于参与山寨论坛。更重要的是,只有把管理的口子扎得再紧些,才能进一步杜绝追捧山寨论坛的风气。

为何打着高大上旗帜的论坛,就让人心甘情愿花大钱?上海的顾老师对本台表示,长期以来在中国只听到一种声音,只有一个平台能发声,报喜不报忧是最关键的问题。

顾老师:因为政府控制了舆论,这个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一系列掩盖真相的事情发生,舆论导向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各种欺骗活动就由此而产生

顾老师认为,舆论监督必须是让它自由地开展,不能假意控制。否则,各种洗脑的活动,让民众产生了误会或假象,总以为一个高大上的名称,人们就相信它是真实的,而实际是违法分子用来欺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

 

记者:黄春梅    责编:许书婷、梒青    网编:洪伟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