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恢復NBA轉播
2020.10.09 16:20 ET
在中國對美國職業籃球協聯賽(NBA)進行了近一年的“封殺”後,中國官方媒體央視稍早宣佈,於週六上午恢復播出NBA比賽。這場因中國敏感人權議題引發的風波似乎也告一段落。
去年十月,美國休斯頓火箭隊的總經理莫雷 (Daryl Morey) 在推特發佈了一張帶有“爲自由而戰”和“與香港同在” (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 字樣的圖片。這條只有七個字的推文立即激起層層漣漪,觸發了NBA在中國最大的一場商業危機。
包括中國央視體育頻道、騰訊體育等媒體平臺暫停了NBA季前賽(中國賽)的轉播安排外,多家中國企業和機構相繼撤資,電商平臺也下架了有關產品。
恢復NBA賽事轉播 背後推手是誰?
時隔一年,中國央視體育頻道10月9日宣佈,星期六上午恢復播出NBA比賽。該頻道發言人解釋,籃球運動在中國有着廣泛的羣衆基礎和球迷的收視需求,同時還提到,NBA持續表達善意,特別是今年初以來,在支援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
本臺記者試圖聯繫NBA查詢具體細節,但截稿時仍未收到回覆。
對於中國方面的恢復轉播決定,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認爲:“斷播這段時間裏相關企業機構賺少了很多錢。另外在美中關係有徹底脫鉤的跡象之際,我想中國是想通過NBA‘說事’,希望和美國保持溝通。”
巨大市場利益不能丟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曾報道,中國市場佔NBA年度總收入的10%,中國方面的一系列報復行動令NBA收益遭受嚴重損失。不過,騰訊網當時剛剛與NBA完成續約,以15億美元購得NBA2020至2025年在中國的獨家數字媒體轉播權。似乎是爲了降低損失,但又要與中國官方態度保持一致,騰訊曾短暫恢復部分NBA比賽直播,但休斯頓火箭隊的賽事則被排除在外。
美國南卡大學商務教授謝田認爲,NBA在中國的生意牽扯着太多利益。
“雖然我們目前不知道恢復轉賽背後是否因爲NBA和中國官方達成了交易,但NBA肯定是要和當局做出妥協。中國巨大的粉絲市場是NBA所看重的,也涉及到官方人物的利益。同時,由於目前中國受到各方圍剿,所以要利用和美國企業的商業合作粉飾太平。”
牽涉人權事件 NBA語焉不詳
美國專業籃球媒體HoopsVibe 2008年發文評出NBA五大海外市場,中國市場位列榜首。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同時也提到中國的人權狀況有損中國作爲未來世界經濟強國的聲譽。
HoopsVibe的擔憂也並非毫無道理。繼莫雷風波後,美國體育頻道ESPN報道,多名NBA教練披露在中國執教期間,新疆訓練中心存在年輕球員遭當地員工虐待和騷擾的情況。
美國國會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曾就有關事件去信NBA要求回應,NBA副總裁塔圖姆(Mark Tatum)回信簡短表明,NBA已有一年多沒有和新疆籃球學院有任何聯繫,雙方合作已經終止。隨後,布萊克本發聲明炮轟NBA的“技術性回答”沒有說明該公司的財務決策是否與其所宣稱的價值存在衝突。
在巨大利益面前,美國企業似乎很難因人權議題而對中國市場說不。
NBA總監蕭華(Adam Silver)今年9月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訪談時講到NBA與中國的關係,表示會持續推動雙方的合作,認爲NBA是在向中國輸出美國價值觀。至於在華美企的去留問題應該由美國政府來決定。
謝田向記者表示,美國公司通常很難以一己之力與中國政府對抗。
“如果所有企業一起,例如美國商會號召所有企業威脅中國改善人權,不然就撤資,但他們做不到。中國政府對在華外企的控制無孔不入,不會讓這些獨立運作,這些個體面臨着很大的壓力,有些也被當局收買,很難聯合起來形成一股壓力。”
謝田建議各國政府學習日本的做法,爲撤出在中國的企業提供補貼。
李恆青也以美國網絡巨頭雅虎香港分公司早年應中國國安機關的要求提供信息,導致中國網絡異議人士師濤和王小寧鋃鐺入獄一事爲例,呼籲企業保持公義,關注中國人權狀況。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