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嚴格控管美國大選信息?
2020.11.03 15:40 ET
今年11月3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中國網民對美國這次大選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但是在信息被嚴格控管的中國,官媒用片面的報導凸顯美國民主社會的紛亂;官方還嚴格限制和引導中國輿論對美國大選的討論。另一方面,政府不遺餘力地打壓自媒體、公共知識分子及輿論空間。那麼,有哪些美國選舉的民主細節,中國官方害怕人民瞭解,擔心人民討論或進行對比呢?中國政府又爲什麼要小心翼翼地把控美國大選信息?
在信息被嚴格控管的中國牆內,中國普羅大衆正看見一個"瀕臨內戰邊緣"的美國。
中國官媒、官宣:片面報道美國大選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介紹"白宮豎圍欄、商家封門窗:美國紛亂中迎來大選";新華社發問"美國大選後,會亂套嗎?";中央電視臺播出過去美國騷亂的畫面,聲稱"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持續,激烈衝突不斷";向來衝在最前頭的環球網則繼續由主編胡錫進領軍,闡述着"美國大選坑了全世界"。
"北京的策略之一是用表象化的訊息,只說一個現象,或片面說某個現象,但避開深入去討論後面的背景及環境、社會、歷史因素。"研究中國政治宣傳的法國居斯塔夫·艾菲爾大學(Gustave Eiffel University)講師黃釗對本臺表示,這種模式仍必須配合嚴格的輿論管控,嚴防談論民主的細節、或與中國進行對比。
這也是爲什麼在中國官媒針對美國大選的幾篇短篇報導裏,不敢討論在民主國家,選民能到領導人的家門口掛上標語,自由表達對各種政策的異議;在白宮周邊準備封街及警察進駐的背後,是因爲至少六個不同的公民團體依法申請了集會遊行,這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集會自由的權利;而在美國社會也充滿自我批判的選舉制度背後,男女老少還是能每四年手握選票,表達個人的政治立場。
輿論平臺:嚴控討論"熱度"、嚴禁原創、嚴禁"擅自"翻譯
一份據稱是中共中央宣傳部下達的針對美國大選的宣傳指令,其中除了要求各中國媒體需經"統一安排"、以"新華等規範稿源"爲主,"不得擅自轉載外媒、不得跟進報導"之外,還特別要求按"我發言人就相關情況表態",且"不得激化過激情緒、防止輿論炒熱走偏"、"嚴防反美、抵制美國等煽動性、行動性信息"。
至少四位在三家不同中國媒體工作的編輯向本臺證實這份指令的真實性,他們因爲安全原因匿名受訪。
" 少談論,就是要降低美國政治在國內的熱度,熱度一起來,必然會談到細節上,官方就是要掐死這個苗頭。另外官方想象的是,對美國、對特朗普批評得太嚴厲,對處理美中關係會不利。"已經經歷過五場美國大選、長期爲中國媒體撰寫評論專欄的美國耶魯大學學者林垚告訴本臺。
據林垚觀察,此次美國大選與過去的有所不同,在於中國關注的熱度更高。但是過去曾扮演公衆重要信息渠道之一的知識分子,隨着被禁言、封號、擔憂恐懼下的自我審查,所有的討論或互動,"在公共平臺已經不可能發生了"。
在北京的著名報人、前《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主編李大同有最直觀的感受,他說,中國公知們正"關起門來"討論美國大選。
"羣裏頭實時都在提供訊息,我們一點也不比美國人知道的晚。"李大同熱情洋溢地說到,他從未見過中國公知圈如此"熱烈又分裂地"討論美國大選,除了特朗普本身的真人秀性格,還有這四年美國對華戰略改變,對中國的社會、經濟轉型、對中國民衆的切身影響。
李大同所提到的這些公知羣組裏的美選信息,不是來自中國官媒。"中國媒體早就已經退出中國社會生活了!我告訴你,現在中國所謂的主流媒體在一夜之間關閉,中國社會不會發生任何波瀾。"
消失的自媒體及外媒 網警、共青團"攻陷"輿論陣地
在前新浪微博的內容審覈員劉力朋看來,此次美選的另一箇中國輿論場特色,是自媒體的被大量消號,以及中共網警、共青團以各種小號"攻陷"輿論陣地。
"中國局域網裏看到一個特有的現象,共青團、網警取代了新聞媒體、自媒體的功能,尤其在年輕人愛用的b站和抖音。他們作法更加靈活、由警察來談美國大選,背後是與官方的宣傳口徑一致的。"劉力朋說。
今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中國的網絡審查機構發起一波波整治行動。中共中央網信辦今年七月公佈的信息顯示, 2020年第二季度,1100個網站被警告,281個網站被吊銷,2686個非法網站和3萬1千個賬戶被關閉,其中"有害政治內容"也在網信辦的查禁之中。
設在美國的中國數字時代網站在今年八月發佈的報告發現,在騰訊微信和新浪微博上,"幾乎是所有的討論新聞或時事的賬戶都被關閉"。
於此同時,另一股記錄中國的聲音也在被消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1月2日表示,由於部份駐美國的中國記者簽證延期申請仍未獲得美國批准,中國將考慮採取"對等措施"。
在中國政府的長期打壓下,美國多家大媒體目前已經沒有駐華記者。這意味着西方世界瞭解中國的渠道已經越來越窄。
美國駐華使領館的推特賬號則在11月3日轉發一張製圖反擊,"駐中國的美國記者,40人報道14億人;駐美國的中國記者100人報道3.3億人"。
"在共產黨、或說是列寧主義的宣傳制度之中,在管理大環境不確定時,意識型態的統一、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黃釗說,對於美選輿論控管的嚴格控制,是習近平近日多次闡述"政治安全"背景的延伸,面對中國內外環境的不穩定,"中共亟需要打造一個統一思想、沒有雜音的狀態"。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