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星期五报道说,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表示将收购《南华早报》的媒体资产,以针对所谓“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作为南华早报集团(SCMP Group)旗下资产的一部分,《南华早报》是一份多次获奖的报纸;几十年来,积极就政治丑闻和人权等中国官媒被禁止报道的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报道。
香港政治学家、前《南华早报》编辑林和立博士说,阿里巴巴接管《南华早报》,有可能加剧这份报纸在敏感政治问题上自我审查的倾向。
然而,《纽约时报》援引阿里巴巴高管的话说,它无意干预《南华早报》的日常运作,也不会审查任何文章;阿里巴巴将保证报纸的新闻独立和职业规范。
英国工商会首席中国顾问吴克刚博士表示,阿里巴巴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阿里巴巴购买《南华早报》是为了纠正西方对中国的负面报道-- 这个话不像是阿里巴巴上层说的:
“这个话好像不是阿里巴巴 的人说的。(再说)《南华早报》在英国、在美国、在欧洲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 我相信阿里巴巴不会去管《南华早报》写什么东西,毕竟有香港的媒体法在那里管着。”
在被问到如何评估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客观程度的时候,吴博士说,过去,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一些关于中国的报道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现在已经好多了:
“(有关中国的报道有片面性的)情况现在好转了很多。2008年外国媒体机构进驻中国放松了以后,西方媒体在中国都有自己的记者。现在(有关中国的)报道多了,比以前全面了。”
美国政治学家、托莱多大学荣誉教授冉伯恭举西方媒体对香港民主运动的报道为例说,各国对中国的报道在态度上不尽相同:
“西方对香港与大陆对抗的运动报道不一样:英国(变得)很接近(中国)大陆……. 美国的媒体则很同情的。”
冉伯恭教授表示,美国的媒体对于中国的经济成就向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西方记者的价值观决定他们要关注中国的民主和人权:
“西方媒体的记者也好,大众媒体所有的从业人员也好,都受民主、人权(理念)的影响,对民主、人权的强烈信仰影响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政策……西方媒体认为自己是客观的,有关中国的结论也是对的,不但是对的,而且它有责任这样做,因为它的目的就是在全世界推行民主政治、保护人权。”
(记者: 杨家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