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3-09-18
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官網上的一張蘋果客服人員照片,因爲眼睛小,還留了一條辮子,近期被中國部分網民指涉嫌辱華,相關熱議衝上熱搜。不過,被指樣貌“辱華”的是一位印第安人。
2023-09-15
中國網信辦在9月15日發文表示,將"從嚴處置"參與網暴的賬號。這一決策,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2023-09-11
中國人大官網發佈的新版《治安管理處罰法》徵求意見稿,部分內容受到輿論批評。中國主要媒體則選擇沉默。但官媒社交賬號提出質疑,認爲需要釐清"誰能代表中華民族"。
2023-09-07
中國各地政府要求民衆在手機內安裝所謂的反詐騙軟件已持續多年,但不少人認定"反詐軟件"帶監控功能,拒絕安裝。本週,在黑龍江省大慶火車站,有網民拍攝到警察借登記旅客身份證爲名,強制要求旅客安裝反詐軟件。
2023-08-31
8月31日,"文心一言"、"商量"等四款聊天機器人正式向中國公衆開放。但很快傳來消息,在向這些機器人提出政治敏感話題時,聊天就會被迫中止。中國政府的鉗制手段到底是如何伸進聊天機器人的運行中的?這種限制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3-08-29
8月29日,國際社交媒體平臺"臉書"的母公司Meta宣佈,數千個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可疑賬戶已被移除,而這些賬戶是中方影響網絡輿論行動的一部分。有學者指出,另一個國際社媒平臺推特纔是中國網絡水軍的重災區。
2023-08-11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等十個部門針對中國各類主體面向社會公開舉辦的論壇活動提出十條要求,包括不準使用"中國"、"峯會"等字樣。有分析說,此舉除了杜絕層出不窮的詐騙案,其中也有政治考量。
2023-08-09
中國政府近期責令境內應用程式主辦者在明年三月底前向電信部門提交備案申請,並要求從事新聞、出版、教育、影視、宗教等APP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主辦者在履行備案手續時向其住地當局提交主管部門審覈同意及承諾書。
2023-08-04
網傳臺灣演員李立羣在杭州住院花費二十萬元人民幣,引發中國網民熱議。官方闢謠表示,"李某某"只花了約兩萬元人民幣。李立羣在疫情期間就因牽涉兩岸的話題經常被挑戰"愛國度"。分析指,李可能"被造謠",但即便兩萬也耗費不貲,突顯平民看病難。
2023-08-02
自2019年各大網絡服務提供商上線"青少年模式"限制年輕人上網時長以來,中國政府近日再計劃推出新規,進一步限制兒童使用移動終端,包括智能手機,導致科技公司股價暴跌。教育專家表示,此舉過於"一刀切",會重創相關行業發展。
2023-07-14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近日透露,中國有意願且已準備好與國際社會合作制定人工智能規則。中國國家網信辦日前也發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舉動引發外界關注。
2023-07-13
微軟公司本週二確認,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多家組織的電子郵箱系統遭到了中國黑客的入侵。美國國務院及商務部隨後證實在波及範圍內,但中方對本次網絡間諜活動及以往的網絡攻擊均予以否認。
2023-07-10
中國的中央網信辦週一發佈通知,要求各社媒平臺和網站加強"自媒體"管理,嚴防假冒仿冒行爲。當局收緊輿論管控雖不是新聞,但這個新規定的目的何在?又會影響到哪些人?
2023-07-10
美國財長耶倫在爲期四天的訪華期間,不僅會見了以男性爲主的中國官員,還在非官方場合邀請多位女性經濟學者餐敘,不料此舉卻引發網民對與會人士的辱罵。
2023-07-07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在7月7日發佈了名爲《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的文件,表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網絡社區版塊、網絡羣組的管理","禁止創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話等名義發佈導向不良等內容的話題版塊和羣組賬號(第十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