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陳維明在紐約推出《自由之路》作品集(圖)
2011.07.07 11:29 ET

《自由之路-陳維明雕塑作品選集》記錄了陳維明二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以及他從官方藝術家到出國後思想的轉變。
陳維明:“在中國,因爲受到媒體的那種侷限,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非常不全面的。那時僅僅是看到所謂光明的一面,虛假的一面,繁榮的一面。當我出國以後,我看到了一個整體的格局,看到了中國並不是象共產黨描述的那麼美好。”
六四事件徹底改變了陳維明對中共政府的看法。
陳維明:“我就創作了很多作品,是有關人權、自由、民主的。更重要的是,我用我的藝術紀錄了一個真實的歷史,被共產黨所抹殺的歷史,就象六四這麼大一個事件,震動整個人類的一個歷史事件,居然中國的那麼多藝術家沒有進行表現,這其實是藝術家的責任。”
書中收錄了表現1989年學生和市民的大型浮雕《天安門6.4大屠殺》、表達藏人在逃亡道路上掙扎、祈禱的大型浮雕《西藏自由之路》、被捆綁着的《思想者》、《無奈的憤怒》等一系列作品。
陳維明:“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成不成功,看它有沒有點到人的精神,點到人的靈魂。就象我這個六四的浮雕,在香港爲什麼造成轟動呢?因爲這種形像跟他們有一種共鳴。”
達賴喇嘛在給陳維明的贈言中說:我希望他能繼續創作更多有關體現自由、民主、人權的作品。陳維明表示,7月6日,在達賴喇嘛76歲生日之際,將自己這本書作爲禮物送給達賴喇嘛。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在發佈會上表示:“在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在一個大苦難的時代,實際上也是藝術創作的一個黃金時代。過去這麼幾十年,中國大陸經受了那麼多苦難,但是我們發現當時的人留下的東西實在是非常少。在這個時代本來是應該有更多的象陳維明這樣的藝術家給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些記錄的。唯有在這個時候,纔是這種獨立的創作精神大放異彩的時候。也唯有在這個時候,纔是爲人類,爲我們自己,爲我們的民族留下最好的藝術作品的時候。”
作家李劼認爲,諸多在紐約的中國藝術家,選擇了中國式的十大自由:喫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而陳維明選擇了普世的思想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
紐約當代藝術獨立策展人榮偉曾經舉辦的“翻牆展覽”就收錄了陳維明和艾未未的作品。
榮偉:“藝術創作,表達自由和言論自由是它的基本核心思想。這不是我們世界的藝術家要挑戰中國政府,是中國政府在挑戰當代世界文明的一道底線。如果說離開了自由創作理念,那麼當代藝術,在我看來,就有可能成爲一堆文化垃圾。”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紫荊發自紐約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