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媒体记者刘开平获美国全国记者协会印刷类职业成就奖(图)

美国全国记者协会第一次把一个重要奖项颁发给中文媒体记者,该协会北加州分会授予美国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旧金山分社采访主任刘开平以印刷类职业成就奖。在美国做一个好的中文记者并不容易,这个奖对于刘开平是实至名归。

刘开平毕业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来美国留学,85开始在旧金山湾区多家中文报纸从事记者工作,其中担任《世界日报》记者长达十八年。

刘开平本着对新闻记者道德操守的坚持,和以具有影响力的报道,赢得美国记者协会北加州分会的嘉奖。那么在美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好的中文媒体记者呢?刘开平表示:前提是要懂英语,有敬业精神,还要对美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他说:“你即使在中国,在台湾,或者在香港,做过多年的记者,很有经验,但如果不了解美国社会,那做记者还是有问题。”

美国的中文媒体享有与美国主流媒体同样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中文媒体的发展空间是在华人社区。刘开平说:“我们第一是报道与华人社区直接有关的事情,比如说华人竞选市议员等等。第二就是跟华人关系比较密切的主流社会的故事,比方说总统选举,旧金山市长选举,我们都非常详细地报道。因为谁来做总统,谁来做市长,对我们华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

不过美国的中文媒体记者在工作中却常常遇到主流媒体记者不会遇到的问题,像是两岸统一与台湾独立,中共的专制极权与民主运动,以及敏感的民族问题。刘开平说:“我们的报纸当然有立场,但是我们在报道的时候,尽量不要把立场放在里面。哪怕你是宣传台独的,我们都给你一定的篇幅。比如胡锦涛主席来,我们都非常详细的报道。比如说湾区的藏人团体的活动,我们都有很多报道。可能某些人不一定喜欢,但是我们该怎么报道还是怎么报道。”

即使在美国,中文媒体记者要做到客观公正,也需要一些勇气和坚持。刘开平说:“我个人被某些人当面骂过,说我是卖国贼。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国。也有人发来电邮骂我,但是对我来说,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推行“大外宣”战略,斥巨资收买或者渗透海外中文媒体,这对海外中文媒体记者的工作会有影响吗?刘开平表示:“坦白说,我个人没有什么感受。当然他们必要的公关还是有的,比如总领事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请媒体吃个饭,但这对我们的报道没有丝毫影响。至于对于其他媒体来说,我不便于评论。”

以上是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