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健永健:美国华人成功唯靠勤奋努力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日前获得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与技术特别奖。钱永健在领奖后表示:在美国,华人唯有勤奋努力,才能赢得成就和社会的尊重。特约记者CK的报道。

0:00 / 0:00

钱永健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他以“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研究,荣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为第二代美国华人,祖籍中国浙江杭州,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他的堂叔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专家钱学森,因此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的舆论界曾一阵兴奋,说是中国的骄傲。但钱永健回答:“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使得中国舆论界的兴奋顿时消散殆尽。

不过钱永健从来没有否认自己是华人。他在旧金山参加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颁奖仪式后,谈到他作为美国华人,如何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

钱永健说:“在我成长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社会上对华人还有一些偏见。我的父母告诉我,最简单的就是当一名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因为那判定一个人表现的依据比较客观。我也有先例可循,我的父亲是工程师,我的母亲是护士,他们在社会上都受到尊重。”

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有兴趣,并表现出天分。16岁读高中时,他以“金属和硫氰酸结合”的研究,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2004年,又获得有“诺贝尔奖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奖。钱永健说:美国是个尊重知识和成就的国家,华人在美国要想赢得尊重,唯有勤奋和努力。他讲起一段往事:“我在新泽西州莱温斯顿度过大部分童年。那时候地产商不愿意卖房子给我们家,地产商说他不反对华人,但如果卖房子给我们家,就怕附近的房子卖不出去了。后来我得了西屋科学奖,同样一个地产商,却拿我家出了西屋奖得主为例推销房子。”

对于自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曾说:“我只是把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如今他又用另一种说法表达他的平常心:“当然,被认可真的很好,但我也一直在说,我并不会因此变得更聪明,或者比过去更有成就。”

钱永健是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美国华人,前六位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

以上是特约记者CK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