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的总理,以及这些国家的有关专家,星期一在泰国华欣市举行会谈,讨论如何遏制湄公河水量的进一步减少。四国领导人表示要加强合作,保护湄公河的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活在湄公河沿岸的6千5百万人的生计。中国和缅甸以湄公河委员会对话伙伴的身份参加了会议。
法新社星期一的报道援引泰国总理阿披实在会上的话说,湄公河目前面临水资源滥用和气候变化效应的威胁。如果不对河流水资源进行良好的管理,这条伟大的河流将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西南地区目前正在遭受一个世纪以来最大旱灾,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出现严重旱情。这些东南亚国家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的澜沧江修建水坝,使其下游直至湄公河流域的旱情加重。但中国官员则坚持,目前湄公河流域的干旱与中国在上游的澜沧江修建大坝无关,主要是由干旱无雨的气候造成的。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伊丽莎白-戴维斯教授就此指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坝蓄水和它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都使其邻国为水源感到忧虑:
“在水资源问题上中国以及邻国之间存在着好几个问题,一个就是中国在湄公河流域建造水坝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国的邻国尤其是东南亚邻国对这些工程截流水源的可能性感到严重担忧。他们认为,中国的这些工程造成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水资源大大减少,导致下流区域的东南亚国家遭受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湄公河委员会”最近也指出,源于中国西藏高原的湄公河,中国称为澜沧江,目前的水位处于20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下游湄公河的水运交通受阻,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湄公河沿岸国家:柬埔寨、缅甸、泰国、及越南的6千5百万人的生计。国际一些环保组织多年来一直批评中国在湄公河上游、即澜沧江大肆建造水坝、水库用于蓄水,导致湄公河下流的水量急剧减少,破坏了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但是,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强调,中国需要加紧建设水利工程,以保证饮水供应。他说,中国一向是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修建水电工程的。对此,旅居德国的中国环保人士王维洛表示异议,他说中国近几年发生的特大干旱现象,与中国大量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很大联系:
“中国的几条大流的源头地区是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所以它的环境破坏就肯定会减少中国几条大河的流量。我最近看到中国的一个研究报告,它说中国的部分地区的降雨的减少和中国的空气中尘粒的排放过多,比方说中国西部地区的干旱,很大原因是因为青藏高原上的破坏。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澜沧江、还有怒江的水量比往年都小。”
中国是唯一在湄公河上游,即澜沧江上修建水电站的国家。湄公河委员会官员表示,中国已向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提供了有关水坝的水文资料,但今后各方需要共享更多的资料,如水坝的运作资料等,以便下游国家在面临风险时能及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