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亚洲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12年亚太地区杰出女性论坛”将于4月19至21日在中国镇江召开,亚洲协会将在会议期间正式发表其有关亚洲妇女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美联社日前的报道说,以纽约为基地的非政府组织“亚洲协会”的报告就亚洲妇女在公共健康、卫生界、教育界、经济领域、政治界领导地位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督促亚洲各国改善妇女地位,更好利用妇女这一没有被充分利用的人力资源。虽然亚洲不同国家的妇女地位状况有所不同,如在菲律宾、斯里兰卡和蒙古等国,妇女在领导层中的地位较强,而性别差别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韩国和柬埔寨最大。如果各国在妇女地位问题上持续目前的状况,将会为亚洲迄今所获得的发展带来风险。妇女在就业方面受到的歧视使亚洲每年遭受8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亚洲协会的报告指出,在有些具有最高人类发展评比的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妇女在领导层的地位也不如人意。
对此,全球妇女基金会的亚太妇女事务协调人戴维-利浦尔女士表示:
“我认为主要问题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进步是不是真的?这种经济发展的进步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看到许多经济方面的进步并不一定保证带来对妇女态度的变化。在亚太地区,妇女承受经济危机的主要负担,而且虽然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对妇女地位的认可上还没有进步。”
亚洲协会的报告还说,亚洲国家的男女工资差别很大。其中韩国最差,妇女工资只有男人的51%,日本为60%,高于中国。男女工资差别最小的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妇女工资为男子工资的81%。妇女在企业界的领导地位,日本的评级最低,妇女只占5%,泰国和菲律宾评分最高,妇女占30%,中国企业界领导中有25%是妇女,而在印度,妇女占14%。福布斯的2011年全球政治界、企业界和文化娱乐界的100位女性领导人名单中有17位来自亚太地区,而2010年只有8位。就亚洲妇女地位的前景,利浦尔女士表示:
“我认为亚洲的女权运动还正在寻找出路。亚太地区妇女现在面临三个危机:她们不仅在遭受经济方面的困境,而且还在经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此外,许多妇女还受到宗教原教旨主义针对妇女的严酷压迫和歧视。我们不能只看企业和政府机关中有多少妇女任高职,我们更要注重针对妇女的落后态度是否有所改变,以及妇女的价值是否受到重视。”
调查报告还说,在亚洲,妇女受歧视的问题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存在,如在中国和印度,性别选择性流产和杀死女婴等偏向男孩的传统,导致女孩在享受医疗服务,营养状况及教育方面比男孩要差。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