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社科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一月三号发布《企业社会蓝皮书》,认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企业社会责任的ISO26000标准认证,将人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四方面列入对企业的认证,将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构成冲击。就此,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邀请美国南卡罗拉纳州管理学教授谢田和中国ISO标准认定专家何先生讨论国际认证标准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

0:00 / 0:00

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11月3号发布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特别提到了国际标准化的一个认证,叫ISO26000,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标准。提到企业工业化的一个进程可能会被延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那我们想先问一下谢教授,对一般人来讲,企业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企业就是赚钱吗?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谢田:“你说的对,企业就是赚钱的。因为企业当时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它的拥有者或者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利润。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说法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并不是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或者高级的经理的突然良心发现说我要负担社会责任。实际上这是社会对企业的一个要求、法律上的要求,这样的一个结果。但实际上企业有社会责任这个毕竟跟每一个个人也有社会责任一样。”

记者:“我想问一下何先生,这个蓝皮书里面特别提到ISO2600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证标准?能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ISO26000的认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证?”

何先生:“这个ISO26000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它是建基ISO9000和ISO14000的标准,参照那两个为基础来编写的ISO26000。如果说从根源上来讲,这个ISO26000说是一个社会责任,但是也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归根到底也是这个。因为它讲到的这个公司的管制和道德操守这一类的,还有环境管理、人权等等这些东西它都归为它的社会责任。那这样的话,这个社会责任一旦它能够满足的时候,这个企业来讲,它对外就有一种诚信。那这个诚信本身就可以吸引投资者,也可以吸引消费者还可以吸引客户。”

记者:“我想打断一下何先生,ISO这个标准认证在企业出口它的产品的时候有什么作用吗?

谢田:“ISO9000刚刚出来的时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有一个ISO9000热。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大概大家都发现,ISO的那个实施的证书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记者:“您指的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

何先生:“实际上在全世界都是这么一个格局。但在中国更加明显、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实效性没有真正达到它当初设计的这个效果。”

记者:“那我想问一下谢教授,那企业的这种社会责任在美国的这种企业管理里面到底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谢田:“在美国的话企业社会管理这个话题开始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是很多民间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它们对于企业的一些做法非常不满。它们诉诸媒体、诉诸法律的时候,才让全社会意识到企业必须承担那些责任,比方童工的问题、农工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和其他一些东西。这一开始以后企业意识到它如果不有所作为的话,企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没人买它的产品,它就不得不提前做。我想补充一下刚才何先生讲的这个ISO这个事情。这个是国际标准组织最初成立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处于一种标准化的。大家都用同一个尺寸,同一个尺度。你比如刚才提ISO9000,是一个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标准。但是在中国我们发现过了这些年以后,中国的产品仍然是这么糟糕或越来越差。使用的这个标准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责任,许多美国企业实际上它们也不在乎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视这个质量。它质量很好是因为它自己处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的压力才这样做的。”

记者:“问一下何先生,那中国的企业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

何先生:“从最早的外资企业,一方面是为了认证;第二方面也是为了想提升管理水平。因为在国内普遍的员工的管理数素质稍微也是偏低。所以它这个东西刚刚兴起的时候的确在外资企业里面也是有一股热的。但是一旦当国营企业还有私营企业为了拿证书认证的时候整个味道就全变了。所以这个过程就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吧。”

记者:“那个变是怎么个变的?”

何先生:“因为它这个管理的东西是一个很活的东西。为了达到它的要求做一些文字上的东西就可以满足得了的。结果到了后期就出现了一个什么状况,企业为了应付认证的要求以及年审的要求就在记录上做一些文章。但实质上他们企业的运作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谢田教授:“实际上ISO9000它变成了一种认证,变成了好像跟国际接轨的一种光环和一个标签可以放在上面。实际上它并不是出于真正的企业的内心或处于社会竞争的要求,提高它的这个质量。ISO26000特别明确地指出不是一个管理的质量标准,也不是为了任何认证体系、监督体系或认证体系来作参照的标准。它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因为它也意识到它这个认证被滥用的现象。

记者:“那您觉得为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的这个《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它实际上也是在呼吁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不是政府方面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

谢田:“我看不出来。我觉得这是一种系统地运用这些东西社会科学、其他国际公约和条例来给自己树立一种正统性和合法性的一个政府这样的一个举措。”

记者:“何先生,您觉得ISO26000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构成什么很大的影响吗?”

何先生:“我相信这关键还是看在海外的客商他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如果说他们也还是把这个ISO26000也看作像以前那样你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了我才给你订单,如果是这种状况的话,它很可能又是走回来ISO9000那个老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邀请美国南卡罗拉纳州管理学教授谢田和中国ISO标准认定专家何先生讨论国际认证标准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