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香港民众制作的反核宣传片(Youtube/心语提供)
星期二,日本核电站出现多次爆炸后, 放射性物质开始泄漏并随风扩散,中国当局连续发布消息表示,核辐射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但还是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吃盐防辐射”、“辐射影响海盐”的流言盛行。
从这个星期开始,广东、东北及江浙一带等的部分沿海城市出现民众抢盐潮,造成了超市断盐的情况。很多商家趁机抬价,根据《广州日报》星期三的报道,个别地方食盐价格已经飙升到10多元一包,而政府规定的普通食盐零售价为1.3元一包,甚至连平日里无人问津的澳洲进口盐都抢购一光,只剩下少量价格最高的进口湖盐。
针对疯狂的抢盐行为,中国的一些专家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而对于海水受辐射污染这种担忧,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关键要看日本的核危机是否进一步恶化,但是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不用担心。
即便如此,仍然没有缓解抢盐危机。根据超市工作人员的反应,很多人来超市里买盐,都是一人买上十多包,还有一些人是开车买盐,一买就是几箱。
本台记者星期四致电浙江杭州家乐福超市涌金店查询:“ 我想问一下你们超市现在还有盐卖吗?”
超市工作人员:“没了,你上联华超市去买吧,那里限量的, 我这里是家乐福,没有盐了。”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超市工作人员:“昨天下午就没有了。新闻上电视上这样放的,大家都去买盐了,我们自己买盐也买不到了。”
杭州当局表示,杭州库存充足,市民完全没必要担心。
浙江省盐务管理局启动省级食盐储备投放市场,承诺利用食盐配送网络的方式,实行24小时配送服务,省盐务管理局还表示,面对可能出现的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但官方的辟谣和安抚却产生反效果,长久以来的不信任已经形成思维定势。
官方的建议和措施起到了反作用,盐价越抬越高,盐荒情况更加紧急。
针对此种情况,浙江媒体人昝爱宗告诉本台记者:“我们感觉到民众的心里也是很难琢磨的,就是说做一些没有理性的事情,因为盐又不缺少,他干什么抢购呢?现在连酱油都开始抢购了,政府信息披露不及时,民众也会有这种反应。因为政府也没有说辐射对盐有没有影响,政府的反应是比较退步的。”
不少人质疑政府的公信力。网友幽壹就在天涯网上发表文章,认为国人“疯狂抢盐”的主因是政府缺少公信力。
他说,听到这种情形,觉得似曾相识:记得在2003年“非典”期间,也先后见过人们疯狂抢购食用醋、食盐和绿豆等食品的场景。谁曾想到,还不到十年光景,神州大地上又再度上演这种全民“抢购”的荒诞之事。
网友段先生向本台表示:“这个我觉得还是一个科学上的问题, 应该是政府还有有公信力的一些专家给出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来引导老百姓。对于日本核辐射到底会有多大严重性,以及如何来防备,这应该是个科学问题。应该有公信力的说法出来,告诉老百姓如何去做。”
香港及澳门部份地区也有大批市民因担心海水受辐射污染,在超市争相抢购食盐。不少网友认为,此次食盐抢购风潮的兴起除了与民众们缺少普遍的科学常识以致引起恐慌心理,也与盐商恶意造谣有关。此为不明智的举措。
由于日本地震造成核辐射影响巨大,在香港的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古伟牧批评,人体只需接受到额外辐射剂量,患癌及不良遗传的机会便大增,但港府官员对于搁置核电计划一拖再拖。
他们将于周日晚上七点在中环皇后像广场举行名为“心系日本地震,反思核电安全”烛光晚会,希望所有出席市民穿上黑色衣服,悼念在日本地震与海啸中的死难者,他们要求港府立即搁置核电扩展计划,保障香港免于核电危机。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