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下周表决制裁议案 力促人民币升值

美国参议院计划在下周就制裁中国汇率政策的法案进行表决。该法案如获得通过,美国商业部及企业工会将有权针对中国操纵汇率的具体案例展开调查。

0:00 / 0:00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籍议员里德周一证实,参议院的相关表决程序将在下周正式启动。

多年来,美国一些议员将美中贸易失衡归因于中国官方对人民币币值低估25%至40%,使中国企业获得出口价格优势,导致美国国内数百万个工作机会流失。

美国副总统拜登不久前在访华期间也呼吁,人民币加快升值。星期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北京的例行新闻会上再次表示,希望美国不要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

美国里士满大学政治系主任王维正教授认为,虽然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在解决国内经济问题上存在不同见解,但中国政府以政治理由回避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失偏颇:

“如果这个事情只是定位说成是美国党之间争斗的话,可能并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在哪里。现在问题的本质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主要消费市场,美国及欧盟的27个会员国经济都非常疲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出口导向,所以当然希望是有一个比较低人民币。如果说人民币升值的话会影响到中国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我觉得全球经济有一个失衡的现象。人民币升值是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方法,不能完全说是因为党派之争而已。”

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经济学者高柏教授也认为,虽然美国参议院的这项议案由民主党议员提出,不乏回应选民意愿的姿态。但就中国内地吸引日、韩及台湾等地对美贸易出口企业的现状来看,美国为解决贸易逆差,采取促升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是必然的:

“中美之间的贸易有一个特殊的全球生产体制,1990年的时候日本占美国派对亚洲贸易逆差的39%,而中国当时只占2%。到了20007年还是08年我最后看了一下数据,中国已经占到28%。而日本掉到11%。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从9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台湾大举进入中国,把中国作为生产产地。实际上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那些东亚国家的跨国企业全部把他们的生产基地弄到中国去。然后从中国进行组装以后运到美国和欧洲市场。”

俄亥俄州民主党籍参议员布朗提出的议案一旦获得通过,将授权美国商务部依照相关贸易法规,调查一个国家是否在操纵汇率以获取贸易优势,同时也将允许美国企业以个案方式,要求向该国的同类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有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因美国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美国有280万个工作机会已向外转移或消失。

杜克大学的高柏教授认为,以目前中国周边多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试图以促升人民币汇率的方式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恐怕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08年以来美国就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经济要想回到一个健康的状态。必须要重建它的制造业。但是重建制造业是说起来容易,大量的这种能提高很多就业机会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早都转出去了。提高了汇率以后只不过是把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机会从中国转到越南、印度、泰国,绝对回不到美国来。所以这根本就不是解决方法。”

里士满大学的王维正教授也表示,美国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更多是基于希望中国增强消费能力,以弥补国际贸易的不均衡:

“美国一些有识之士或者说是国会议员希望中国的人民币升值的话未必是纯粹要挽救美国的制造业。因为美国制造业是由于全球化分工的关系事实上在某些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来讲,美国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不是今天中国来输出的话,就有可能是印尼或者是越南。我觉得人民币升值反而更大的一个意义是美国希望中国现在日益富裕的消费者能够扮演起全球消费者这个角色。所以如果说把人民币升值的话可以纠正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当然美国它的联邦政府也有专门调查的所谓反倾销的这些国际贸易委员会,但基本上我觉得中国跟美国的经济是互补的,并不是直接竞争的。所以,我觉得人民币升值最主要的用意是希望中国能够增加消费。”

目前,美国行政当局还没有就布朗参议员提出的这项人民币议案发表公开评论,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表示,对该法案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具有信心”。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