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首映紀錄片《劉曉波在福爾摩沙》悼六四

2023.06.04 11:35 ET
臺首映紀錄片《劉曉波在福爾摩沙》悼六四 臺灣的製作人和導演製衣以紀念劉曉波爲主題的紀錄片,於今年六四事件34週年的日子在臺北首映。
陳子非攝

今年是六四34週年,也是《零八憲章》發起人劉曉波在獄中病逝六週年。《劉曉波在福爾摩沙》紀錄片監製謝小韞表示,於今年6月4日在臺北首映該片,希望通過影片悼念六四,表達對劉曉波的懷念,同時想讓更多人明白,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呼籲中國政府平反六四和釋放所有良心犯。

 

 

一九八九年廣場四君子之一和《零八憲章》發起人劉曉波,已病逝近六週年,臺灣的製作人和導演,把去年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顏柯夫等人,在新北市三芝海邊劉曉波雕塑前,舉辦劉曉波逝世五週年紀念音樂會的情況,以及大家對劉曉波的懷念,製作成紀錄片,並於今年六四事件34週年的日子,於臺北首映。

紀錄片監製、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表示,當年六四事件發生時,是全球關注的焦點,34年過去,希望借這次的機會,提醒各界劉曉波對中國民主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謝小韞:"劉曉波怎麼會在福爾摩沙呢?因爲他的骨灰被撒在大海里,只要有海岸的地方,就有劉曉波的靈魂。我們將藉着劉曉波先生作爲一箇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偉大的人格,我們要把它記錄下來,讓很多的人來了解民主和自由,是人類的普世的價值。我們希望中國政府能夠重視這個議題六四事件,最好能夠平反釋放所有的良心犯。"

 

謝小韞表示,希望借這次的機會,提醒各界劉曉波對中國民主發展的重要。(陳子非攝)
謝小韞表示,希望借這次的機會,提醒各界劉曉波對中國民主發展的重要。(陳子非攝)

廖志峯: 記住劉曉波防止歷史重演

多名臺灣的文化、藝術和學術界代表,出席紀錄片的首映。紀錄片顧問、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峯表示,大家要記住劉曉波,防止悲劇的歷史重演。

廖志峯:"懷念劉曉波先生,同時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六四,他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樣的悲劇應該被記得、被記憶,他是一個歷史的教訓。革命尚未成功,我覺得還是一種提醒,我覺得這是一個極權政治,它對人性的摧殘跟壓迫,你如果不去提醒,它就一定會回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今天所享有的出版、影片觀賞的自由,曾經有人付出這麼多的努力,我們不應該讓那個容易歸零。"

 

廖志峯表示,大家要記住劉曉波,防止悲劇的歷史重演。(陳子非攝)
廖志峯表示,大家要記住劉曉波,防止悲劇的歷史重演。(陳子非攝)

曾建元:臺灣可借鑑其遭遇反思現況

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表示,六四事件是中國專制極權的象徵,劉曉波是中國民間對民主自由追求的象徵,但在中國的下一代,劉曉波這個名字,無人知曉,香港現在無法再提起他的貢獻,由民主的臺灣,紀錄劉曉波的故事。

曾建元:"他發起的《零八憲章》,揭示了中國的民間社會,對於追求憲政民主的理想。他正好打破和突破中國共產黨編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或者是人權的這套謊言。我們在這邊(臺灣),幫中國人記住劉曉波這個人。 "

曾建元表示,紀錄片回憶過去,同時也反映臺灣現實要面對的情況。他以臺灣藝術家鄭愛華爲劉曉波創作的紀念雕塑,只在臺北市政府展示一天就被要求送走爲例,認爲臺灣人應該反思如何面對兩岸問題。

曾建元:"當年的臺北市市長現在選總統(編輯按:意指柯文哲),如果他在處理劉曉波的銅像,都這樣投鼠忌器,那怎麼去領導臺灣,面對中共的種種威脅呢?這個紀錄片是給臺灣社會的一個拷問,讓政治人物現形,就是我們臺灣人面對劉曉波的問題,當我們面對的現實的政治問題,或者涉及到兩岸的經濟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勇於表達我們對於劉曉波的尊重。我覺得在考驗臺灣人的良心和道德勇氣"。

參與紀錄片製作的藝術家顏柯夫表示,將對劉曉波的思念拍攝成紀錄片,是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人關注中國大陸的民主化狀況。他還表示,劉曉波紀錄片在六四首映有重大的意義,顯示能夠把八九民運民主自由的火種,延續下去。

 

記者:陳子非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申鏵     網編:傑西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