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餅案"揭示"煽顛"罪新門檻 聚餐、境外網絡培訓可成罪證

2023.09.25 10:37 ET
"雪餅案"揭示"煽顛"罪新門檻 聚餐、境外網絡培訓可成罪證 中國獨立記者暨女權活動家黃雪琴(左)和職業病權益倡導者王建兵。
推特圖片

有關起訴中國獨立記者黃雪琴與工運人士王建兵的"雪餅案"的起訴書近日曝光。外界發現,用境外通聯軟件、定期聚會和參加網課培訓等,均成爲被控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證,這將對中國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獨立記者黃雪琴與勞工活動人士王建兵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上週五開庭審理,“雪餅關注組”再公開起訴書內容,揭露更多檢控的原因與案件細節。

檢控方認爲,兩人疑透過境外通聯軟件,召集定期聚會,借討論社會話題,煽動他人對政權不滿等,涉造謠和誹謗,以及他們曾參與"非暴力運動"網課培訓,更特別指黃雪琴有介紹和拉攏他人蔘加,並有協助課程點名,積極協助展開該培訓活動。

起書訴也提到,黃雪琴自2019年起,多次在境內外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發佈歪曲、攻擊中國政府的煽動性文章和言論,攻擊詆譭中國政治制度、宣揚顛覆國家政權的思想,又說,王建兵有參與多個境外網絡羣組,例如"中國茉莉花革命志願軍團"、"六四大屠殺紀念館"等,以及多次在境外媒體和網絡平臺,發表或轉發攻擊中國政治制度和政府的不實言論等。

"雪餅好友":指控匪夷所思 年輕人的愛國心被污名化

兩人的好友小梅對本臺表示,起訴書列舉的所謂"罪證",讓人感到匪夷所思,有關的"定期聚會",只是一羣關心中國社會發展年輕人的私下交流活動,參加的人並不多,反問當局是否連公民私下交談也不容許。

“雪餅關注組”再公開起訴書內容,揭露更多檢控的原因與案件細節。("雪餅關注組"推特)
“雪餅關注組”再公開起訴書內容,揭露更多檢控的原因與案件細節。("雪餅關注組"推特)

小梅:"現在中國面對很多的問題,很多的年輕人在高壓的政治環境下,無法與他人傾訴,所以建兵和雪琴纔會有定期聚會,讓大家可以交流,不會感到如此的孤單,如果你與朋友聚會也被變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是不是要我們每個人都呆在家裏自我封鎖,像疫情時一樣纔好?"

小梅表示,只有支持政府纔是'愛國',這次事件反映政府不鼓勵年輕人關心社會,讓社會變好,打擊很多關心社會發展年輕人的同時,是把年輕人的熱血污名化。

小梅:"'愛國'已被政府污名化了,只有他所允許的方式才叫'愛國',其他關心社會的所有行爲,也被變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對於每一個熱愛這片土地的人來說,所有的東西都變成是煽動他人不滿政府,是直接污衊熱愛社會的年輕人。"

周鋒鎖:中共害怕境內外接觸 羅織罪名製造恐懼

海外團體"中國人權"執法主任周鋒鎖表示,據他的瞭解,"雪餅案"起訴書提到的"非暴力網上培訓"班,只是一些歷史資料和知識分享的課程,在很多國家均有舉辦,是普通公民團體培訓活動,卻變成"雪餅"的罪證,突顯政權對海內外民間連結的恐懼。

周鋒鎖:"僅僅因爲參加這些網上的羣組,其實只是一個信息分享的平臺而已,並沒有任何的綱領或者行動,本質上來講都是言論罪。可以看出來,中共所害怕的這種人們聚會,特別是內外的接觸,都構成所謂的罪名,毫無疑問這是羅織罪名,無非是想製造恐懼。"

學者:"雪餅案"對中國公民社會和NGO工作者有指標作用

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東京大學訪問研究員潘家偉表示,事件顯示在現在的中國,所有公民社會關注的議題都有可能因衝撞政府利益,變成政治敏感,對中國公民社會和NGO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潘家偉:"對於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者來講,他們這個案件有指標性的作用,中共以獨裁政權的做法看待所有公民的所有的活動,特別是跟外國機構去合作做所謂培訓,因爲你所做都是批評中共,他們也都會覺得你是顛覆,這個情況是非常的擔心。"

另外,有維權律師表示,"雪餅案"的起訴書早在2022年8月已完成,按照法律規定,應該要在3個月內有審判結果,但本案到現在纔剛開庭,當局無理拖延審判已是違法。

記者:陳子非    責編:許書婷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