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煙花事件 傳當地政府加強思想教育

2023.01.04 04:41 ET
河南鹿邑煙花事件 傳當地政府加強思想教育 發生在河南周口鹿邑的民衆抗議警察事件,已有數名民衆被捕。
網民提供視頻截圖。

河南周口鹿邑因燃放煙花導致警民衝突,事件仍餘波盪漾。網傳一份鹿邑縣教體局會議概要,要求及時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分析指出,習近平時代最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甚至從小學生抓起,現在重提此事,恰恰證明工作失敗。

 

 

河南周口煙花事件後,鹿邑警方宣稱,已對涉案的8名違法行爲人以涉嫌“尋釁滋事”立案偵查,其中6人已抓捕到案。

網路上隨即流傳着所謂“價碼”的說法稱,“起鬨的給2-5百,砸車的給1-3萬。”又把矛頭指向“外網發起者”口頭培訓年輕人,最多行政拘留十五天,而且會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

資深政治評論人陳破空對本臺表示,中共是個務實的利益集團,總是拿錢收拾,把中國社會搞成一切向錢看,讓中國人認爲世上沒有真正的真理、民主和人權概念,“人就是靠錢支配”。

“不管是白紙運動還是煙花事件,中共一旦製造背後都有錢,會愚弄一些老少小粉紅跟着起鬨。中共導向拿錢做事,淡化政治因素或消磨抗爭成爲他們一貫手法。”陳破空補充道。

住在河南的莊先生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他看到了煙花事件相關報道,他認爲放煙花是正常的娛樂,只要不影響安全不會造成傷害。“如果真正嚴重肯定要(抓人),如果沒有什麼,一般的情況沒有必要抓人。”莊先生出於人身安全考量,要求匿名受訪。

 

 

亡羊補牢 鹿邑抓緊年輕人“洗腦”愛黨教育

事發後,除了警方迅速抓人清理戰場外,網傳鹿邑縣教體局會議概要提到,鹿邑多個地點出現大規模聚集、燃放煙花爆竹的現象,出現問題人員年齡段在20歲以下、甚至是15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學生。教體局要求及時開展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主題爲“青少年思想與法制教育”。

此外,會議概要還要求教育學生愛黨、愛社會、愛學校,並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最後還不忘提醒,各單位禁止出現人訪、信訪問題,更不要出現越級上訪現象。還要求校長要摸清教師假期去向,儘量不外出。

與青少年脫節的“習時代”

陳破空指出,中國不管做多少愛國、愛黨教育,沒有愛國、只有愛黨,感恩共產黨、感恩總書記都無濟於事。就算對青少年展開所謂的洗腦,下次再發生類似事件,仍然會大喫一驚。他說,中共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的思想,和時代、和青少年完全脫節。

陳破空:“這是習近平時代的失敗,因爲習近平是最講思想政治工作、最講教育,還從小學生抓起。搞了10年,現在還提這些事,對共產黨不新鮮,卻恰恰證明他們的失敗。”

滯留臺灣的中國異議人士龔與劍接受本臺採訪表示,煙花事件已經鬧到海外,新聞還在發酵,必然驚動當地輿情管理,後續處理還要報給中央。他說,中共處理原則,如果事件沒鬧到海外就不了了之;一旦鬧到海外成爲焦點事件,中共也有一套處理流程。

“中國流傳一句話, ‘一級騙一級,一直騙到總書記’,騙不下去就開始進行輿情管控、維穩,甚至上級可能派工作組處理、調查。”龔與劍接着說,“河南砸警車流傳到海外,不僅是單純治安事件,在中共眼裏變成黑天鵝、顏色革命,上升到政權高度,怎麼處理?怎麼走向會比較嚴苛。”

 

左圖:煙花事件在警察抓人後,網路上隨即流傳着所謂“價碼”,“起鬨的給2-5百,砸車的給1-3萬”。 中圖:網傳鹿邑縣教體局會議概要,要求加強思想教育。  右圖:署名“2049年的世界”博主稱地方主事者“社恐”。(截圖自網絡/黃春梅提供)
左圖:煙花事件在警察抓人後,網路上隨即流傳着所謂“價碼”,“起鬨的給2-5百,砸車的給1-3萬”。 中圖:網傳鹿邑縣教體局會議概要,要求加強思想教育。 右圖:署名“2049年的世界”博主稱地方主事者“社恐”。(截圖自網絡/黃春梅提供)

“共情”煙花事件 官媒批評比違法更具破壞性

中國的官媒乃至社交媒體掀起一波輿論戰,一篇署名“2049年的世界”博主寫道,部分地方具體主官應對輿論時的“社恐”,“要麼不讓這個話題存在了,要麼事大了就按鬧分配,你們鬧的我全都接受,那我都聽你的了,咱別鬧了行不行……”博主稱,“對於體制來說,失聲或者變相失聲是非常危險的,這是一種沉默的危險。......沉浸在這種溫水中,等到對手慢慢把水燒開,其破壞性就會一下子爆發出來。”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3日發表社評指,在鹿邑警方通報相關情況後,還有個別自媒體博主發文對作惡者表達“同情”甚至“共情”,試圖爲其衝擊秩序的惡劣行爲尋找合理性、甚至正當性。《環球時報》提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聲音比違法行爲本身更具有破壞性,它們在互聯網上很容易將負面影響放大,甚至引發效仿,值得高度警惕。”

陳破空解讀《環球時報》評論指,“環時發出一個信號,一方面要秋後算賬,一方面有警告意味不要繼續跟進。”

陳破空預期,白紙運動到煙花事件不會成爲過眼雲煙,未來將以不同形式展現,就算出頭人物被抓、被放進看守所、監獄甚至判刑,但是嚇不走其他人,因爲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來。“絕大多數的人仍會持續不斷與中共鬥爭,這是人們在絕望中的反應,某種程度自我意識的覺醒。”

 

記者:黃春梅    責編:許書婷 陳美華  鄭崇生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