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集體記憶 — 海外中國青年創辦獨立雜誌《莽莽》

2023.01.24 14:03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捍衛集體記憶 — 海外中國青年創辦獨立雜誌《莽莽》 海外中國青年創辦獨立雜誌《莽莽》,“莽莽” 象徵着極權時代下的人們衝出重圍,在天南海北遍地成長,有着殺不死的頑強生命力。
《莽莽》提供

近日,一個由海外中國留學生爲主的採編團隊創辦獨立雜誌《莽莽》,並在今年除夕當天正式創刊。這也是"白紙運動"後,中國權利抗爭運動的延續。以下是本臺記者唐家婕與《莽莽》的創始成員之一桐生的對話。

 

 

“記錄下時代的細枝末節”

記者:桐生您好,可不可以請你以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以及你跟《莽莽》這本雜誌的關係?

桐生:您好,我是現在在歐洲讀書的桐生,在《莽莽》裏面主要擔任對外聯絡。我們《莽莽》團隊是在去年的10月左右誕生的雛型,11月、12月才付諸實施的嶄新團隊。我們是從柏林集會之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商量,決定辦一份雜誌,去爲爭取一點自由的空間作自己的努力。

記者:《莽莽》這本雜誌在今年除夕正式出刊,介紹瞭解到這是一本不受審查的中文獨立雜誌。我看到創刊詞寫有:初衷是要記錄下時代的細枝末節。“白紙運動”對《莽莽》來說爲什麼重要?

桐生:記錄下時代的細枝末節是我們的主要工作,首先我們觀察到,無論是通過集會還是其他方式,第一,國內人民的集體記憶正在被竄改。通過反覆的宣傳,政權掌握了大量的話語權,掌握了訊息渠道,不允許其他的記者發聲和闡述客觀報導。這種情況下,審覈尺度越來越嚴,從一開始只是新聞媒體報導,到後來步入微信公衆號、微博評論,審覈的關鍵詞越來越多。

就像人們被扼緊了咽喉一樣,讓我們沒有辦法發聲,也沒有發聲渠道。爲了對抗這種趨勢,我們認爲必須要有小小的平臺能承載大家真正的集體記憶,那些政權對我們做過的殘酷的事情,那些發生在世界各地或全國各地被主流聲音掩蓋的、邊緣人羣的哭喊和吶喊,和真正發生的、必須要被追責的東西,以及對這些事件的反思。 不能讓它每次在中國互聯網上成爲一個浪潮,出現瞭然後又立刻消失,我們需要紀錄。

 

《莽莽》團隊成員的插畫,圖裏每種植物象徵了一位團隊成員,牆上是雜誌的精神:“高牆內外,野蠻生長” (《莽莽》提供)
《莽莽》團隊成員的插畫,圖裏每種植物象徵了一位團隊成員,牆上是雜誌的精神:“高牆內外,野蠻生長” (《莽莽》提供)

最樸素、最直接的聲音

記者:創刊號裏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我們不願生活在謊言之中,那麼打破這一狀況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活在真實裏。”我想,記錄下真實發生的枝微末節,就是打破謊言的方式。請問,創刊號裏獨立採訪了參加北京白紙運動的人、尋求庇護的中國跨性別者、在中國的心理師,在做國內採訪的過程,你們遇到最大的困難的是什麼?

桐生: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有兩個,第一,採訪國內的人最大問題是安全問題,如何在採訪的同時保持雙方的信息安全;第二是信任的問題,受訪者交給了我們他的故事,把這些最敏感的、披露出來可能被捕的故事,向我們闡述。我們到底能不能回應他的信任和期待?我們也沒有稿酬、連印刷的資金都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下,我們印出來的東西能不能把他的聲音正確地傳達給讀者?

製作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板塊是這期的圓桌會談。我們發放問卷讓更多(白紙運動)參與者把心聲分享過來。這些人的心聲都是最樸素、最直接的,他們也都是街頭第一次的參與者,有人在國內、有人在海外,分享他們的憤怒、期望。很多人也都對我們表達深刻的期待, 讓我們有一種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的感覺吧。

白紙運動的轉型 捍衛集體記憶

記者:能不能在你方便分享的程度下告訴我們,《莽莽》的編輯羣像大概是什麼樣的?都跟你一樣是海外留學生嗎?

桐生:《莽莽》的核心團隊有十多個人,羣像分佈也比較廣泛,有已經工作的朋友,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留學生。在讀的留學生專業很多,有人專門讀媒體,也一直有做媒體的理想,正好也是一個實踐的方式。

 

《莽莽》紙本雜誌將以募款方式提供給讀者 (《莽莽》提供)
《莽莽》紙本雜誌將以募款方式提供給讀者 (《莽莽》提供)

記者:《莽莽》希望能在2023年達成什麼目標呢?

桐生: 其實雜誌在第一集遇到很多瓶頸和困難,我們投入非常多精力去完成第一期雜誌,但要如何讓團隊去可持續發展地運營,籌措必要的資金,讓大家全心投入做雜誌,這是現實要遇到的問題。

另外就是發現在抗議活動之後,很多活動、地區都開始轉型。之前大家頻繁地去街上抗議舉口號,現在都趨於沉寂,但有很多地方開啓了工作坊、讀書會的活動。我們也希望在2023年,《莽莽》可以從這種新的轉型潮一起,盡我們的一分力氣,讓我們捍衛我們自己的集體記憶。

記者: 我想到《莽莽》裏寫的一話寫:“大家並不孤單,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彼此照亮。”祝福雜誌經營順利。謝謝桐生。

桐生:謝謝。

 

記者:唐家婕    編輯: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