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桃花源:中国文化菁英清迈访谈录(四) 何三坡:在诗歌与电影间追寻自由的环保主义者

2024.09.12 08:42 ET
移居桃花源:中国文化菁英清迈访谈录(四)  何三坡:在诗歌与电影间追寻自由的环保主义者 诗人、导演何三坡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他的人生经历曲折。
Photo: RFA

何三坡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赢得了广泛赞誉。他不仅创作了诸如《灰喜鹊》等脍炙人口的诗集,得过多个文学奖项,还翻译了多部经典作品。他热心环保事务,曾经带领近两百位诗人、作家与艺术家用长达五年时间植树两万余株,荣获日本丰田环保大奖。他不侷限于纸上的文字,更延伸至影像世界。他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清迈。这一决定背后,是他对“文革”痛苦经历的敏感反应。

何三坡,著名诗人、环保主义作家,作为编剧和导演,他用镜头记录现实,表达对社会与环境问题的迫切关注。在疫情期间,有感于自由创作空间日益缩小、个人安全受到威胁,他逃离上海,到清迈定居,开始了他长篇小说的创作之路。

何三坡说,两个原因促使他离开中国:“第一是文学创作的不自由,第二是疫情。疫情可能是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2019年底在贵州凯里拍了一部电影,电影刚拍完准备拿回上海剪接的时候,新冠疫情开始了。”

新冠疫情打乱了电影制作过程。何三坡回忆那段惨痛的经历。他说:“街道居委会带着警察,医生和一大堆人,每周跑到你家来问,来了些什么人?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电话、身份证留下?这个事情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恐惧。因为我是‘文革’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对这个很敏感。我意识到极有可能会回到‘文革’的状态,你必须得跑了,你要不跑的话,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危险,后来果然发生了封城。”

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何三坡说:“离开中国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没有创作自由,像我一个学文学的人是不允许你说实话。”

何三坡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清迈。这一决定背后,是他对“文革”痛苦经历的敏感反应。(RFA)
何三坡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清迈。这一决定背后,是他对“文革”痛苦经历的敏感反应。(RFA)

何三坡父母在文革中被批斗致死

在“文革”中成长的何三坡,目睹了自己父母亲受到红卫兵的批斗毒打,最终含冤离世。他认为历史不应该被淹没,不应该被遗忘,他说:“我最想写的是关于我父亲、母亲在‘文革’中的遭遇。他们被打成右派,到乡下去备受折磨,被批斗打死。但是,时局不允许你去追溯、去表达,同时又杜绝了一切反思的可能。我想知道我们家庭的劫难是怎么来的,它是否可以避免,是一个人带来的劫难,还是全民的劫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面对,去反思。但奇怪的是,人类历史这么惨绝人寰的浩刧在中国大陆却如同一段盲肠,被彻底切割了,它不允许作家去书写、去追问、去反思,它讳莫如深,成了社会最显赫的敏感词。不允许在任何文学作品中提及,甚至也不允许在任何媒体上提及。”

何三坡曾在创作空间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表了众多作品,他著有诗集《灰喜鹊》,译有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夜航船》《搜神记》《古文观止》,获中国首届独立诗歌奖、日本丰田环保奖、《世界诗人》年度诗人、中国作家榜致敬诗人、丁玲文学奖,和徐志摩诗歌金奖。2015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名家肖像邮票,何三坡作为文学家行业代表入选。

有舆论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流亡海外在某种意义上是逃避现实,放弃抗争。何三坡却不以为然。他说:“逃亡也是基于对绝望的反抗。我们选择的是主动的逃亡,当时的感觉是,再大的代价也得逃出去,这是疫情给我的一个决心。我知道我们的历史正在鬼使神差回到‘文革’的老路上。”

何三坡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灰喜鹊》,译有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夜航船》《搜神记》等,还获得日本丰田环保奖。(RFA)
何三坡笔耕不辍,著有诗集《灰喜鹊》,译有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夜航船》《搜神记》等,还获得日本丰田环保奖。(RFA)

中国文艺作品审核日趋严厉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对网络文学、影视作品的限制法规愈来愈多,中国的创作环境愈加严酷恶劣。何三坡非常不满,他说:“我记得法国的路易十六登上皇帝大位的第一年,请教文学大师卢梭:如何才能实现艺术繁荣和文化复兴?卢梭回答路易十六皇帝四个字:放任自流。因为自由是艺术的核心,是文学的核心,你什么都把它管起来,你什么都把它控制起来,那艺术就死亡了。”

何三坡也是一位文化批评家,他说,艺术的死亡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极其痛苦和绝望的事:“那怎么办呢?你只能选择逃亡。我在那脸书上说过一句话,我说逃亡是我们唯一的命运,你无可选择的命运,你必须去承担的命运。我们希望改良,我们不希望一个暴政推翻另一个暴政。当一个作家不被允许表达真实、表达反省、表达自由思想的时候,就是黑暗聚集的时刻,就是个非人的环境。允许人批评的地方就是天堂,只允许人歌颂的地方就是地狱。”

政治正确扼杀创作自由 文学作品无法反映真实社会

在与何三坡的访谈中,他说,1989年“六四”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在“六四”之前,中国文化还相对自由。但是在这以后,政治正确扼杀创作的自由,文学作品不能反映真实社会。他说,从九十年代开始,表面上看,经济开始繁荣了,其实文化领域是越来越紧了:“我就想文学这么严酷,就去拍电影吧,电影是不是相对要自由一些。电影拍完了,你拿去报备,电影局告诉你,《离骚》这样的名字是不能用的。我们有明文规定,历史上的文化经典的绝不能用,因为害怕你去讽刺它,解构它。”

何三坡导演的《离骚》未通过电影局审核,无法上演。(何三坡提供/记者乾朗)
何三坡导演的《离骚》未通过电影局审核,无法上演。(何三坡提供/记者乾朗)

何三坡导演的电影《离骚》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白天离开乡村,去城里拜访亲戚,夜晚返回家后却发现屋子里已荒草丛生,母亲仿佛已离世多年。该电影已经完成制作,却不能报备。他说:“我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白天离开家乡,晚上回家来却发现自己家里荒草满屋,他的母亲已不知所踪,仿佛已离世多年。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电影,它探讨的既是时间的哲学,也是人类的情感,因为《离骚》的本意在汉语里就是离别的忧愁。但这个名字仅仅因为与屈原的一篇作品名字相同却不能报备。如此荒唐的语境,它在反自由也在反文明,事实上它已经坠入了愚昧黑暗的深渊。”

现在,何三坡非常享受清迈的生活,他说,在这里可以自由创作。

记者:乾朗    责编:陈美华、李亚千    网编:瑞哲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