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女神像前 華盛頓舉辦六四燭光悼念活動

2023.06.03 09:44 ET
民主女神像前 華盛頓舉辦六四燭光悼念活動 紀念儀式的地點位於離華盛頓中國城僅幾個街區的民主女神像前的小廣場。
記者王允拍攝

1989年六四大屠殺三十四週年紀念日前夕,華盛頓人權組織“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於6月2日在華盛頓舉行了該組織第十屆六四燭光悼念活動。天安門民主運動的親歷者,和維吾爾族、藏族以及香港人的代表均在活動中發言。

 

 

紀念儀式的地點位於離華盛頓中國城僅幾個街區的民主女神像前的小廣場。

 

 

這座雕像幾乎完全仿照1989年民主運動期間,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女神像複製而成,但材質已經換成了銅質,尺寸縮小。傍晚路燈亮起後,高大的路燈映照在女神像托起的火炬上,閃着紅色的光芒,彷彿那團民主的烈火從未熄滅。

小廣場夾在三條道路之間,只是一個狹窄的三角形小廣場,但在儀式舉行期間,這裏仍然擠進了五十人左右,既有中國面孔,也有美國民衆,越晚人越多。

前美國國會衆議員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在儀式上發言說,“我們都記得當年在電視上看到的天安門民主示威活動的景象,軍隊的坦克衝進了廣場,殺死手無寸鐵的示威者,碾壓車輛,留下滿地流血的屍體。”

前美國國會衆議員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在儀式上發言。(記者王允拍攝)
前美國國會衆議員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在儀式上發言。(記者王允拍攝)

沃爾夫回顧了1991年,他和另一位國會衆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到北京去要求會見仍被關押的八九民運的參與者。他強調,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政府仍在無差別地迫害不同族羣,包括基督徒、藏傳佛教徒、維吾爾族穆斯林民衆以及法輪功成員。他在提到新疆受迫害的穆斯林民衆時特地提高了聲音,三次重複了“種族滅絕”這個詞。

華盛頓人權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作爲1989年天安門民運親歷者在活動中發言。他借用中國的老話,“白髮人送黑髮人”,以示對當年在六四大屠殺中遇害的青年人的哀悼。他感嘆說,哀傷無以復加,而悲痛從未中止。

但楊建利又欣慰地說,去年發生的白紙運動呼應了當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正如三十多年前天安門廣場上的青年人一樣,這一代年輕人也要求有透明、負責任的政府,和政治自由。

美國維吾爾人協會會長愛麗飛達爾.艾力特比爾(Elfidar Iltebir)和國際聲援西藏運動(ICT) 組織研究總監布瓊次仁(Bhuchung K. Tsering)分別代表自己的族羣在活動中發言。

美國維吾爾人協會會長愛麗飛達爾.艾力特比爾(Elfidar Iltebir)代表自己的族羣在活動中發言。(記者王允拍攝)
美國維吾爾人協會會長愛麗飛達爾.艾力特比爾(Elfidar Iltebir)代表自己的族羣在活動中發言。(記者王允拍攝)

香港民主活動人士邵嵐在儀式上回顧了自己成長過程中逐漸認識中國政府專制本質的過程。她惋惜地說,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之後,香港固有的法治、民主等傳統統統被中國政府剝奪了。她強調,香港人還在堅持抗爭,但她追問說,看看國際社會對幫助香港人都做了什麼?

儀式的最後,衆人手舉點燃的蠟燭爲六四死難者默哀半分鐘。但儀式結束後,人們仍舊聚集在民主女神像前,久久不願離去。多位來參加儀式的香港年輕人在神像前集體唱起了《願榮光歸香港》,歌聲激越,在傍晚的街道上遠遠地飄散開去。

儀式的最後,衆人手舉點燃的蠟燭爲六四死難者默哀半分鐘。(記者王允拍攝)
儀式的最後,衆人手舉點燃的蠟燭爲六四死難者默哀半分鐘。(記者王允拍攝)

記者:王允     編輯:申鏵     網編:傑西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