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第二颗北斗卫星

中国星期三发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中的第二颗卫 星,标志中国正在加快建设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0:00 / 0:00

中国北斗二号卫星星期三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官方新华社报道说,这颗用长征三号丙型火箭送上太空的卫星是中国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中的第二颗,作用是整合中国卫星信号体系。中国第一颗北斗卫星是于2007年四月发射升空的。根据中国的计划,在2015年之前将发射总共三十颗北斗卫星,建立中国的卫星定位系统,其中十颗将于今年和明年升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通讯博士龚先生表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并不复杂。

“现在的全球定位是一个卫星的接收装置,根据它从不同卫星上接受到的信号强度和角度,就能够算出来它现在在地球上的位置。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军都配有这样的定位系统,这样他们就不会迷路,只要转成民用,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并不是特别复杂,它主要是发几十个卫星上去,是很贵的,而且基本上还跟同步卫星还不太一样。虽然发射费用不是很高,但是维护起来可能会困难一点。因为它在低轨道上运行起来寿命可能不象同步卫星那么强。所以,它是要不断维护的。中国也想做自己的一套全球定位系统,那也要发低轨道卫星。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只要有钱都可以做。”

虽然如此,龚博士说,中国仍然是目前全球少数正在建设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的几个国家之一。根据报道,北斗一号卫星目前有四万用户,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不过龚先生分析说,卫星定位系统需要至少十六颗低轨道卫星,所以北斗卫星目前的用户可能是通信用户,而非卫星定位用户。

“全球定位系统之所以能够定位,就是因为它是一个低轨道卫星,也就是说你能够接收到它的信号。它又不象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离的特别远,所以,你得很大的锅对准它才行。但这种低轨道卫星有点象广播性质,这样的话,你并不需要对准它,你一样能够接受信号。你可以同时接收到三颗以上的卫星信号的时候,你就可以算出来你现在在地球上的位置跟角度。为什么要发一个同步卫星在上面?是同步卫星来统一控制低轨道卫星的运行。”

龚先生还表示,真正民用的卫星定位系统除了要发射卫星之外,也需要电子数字地图资料的配合,否则普通民用客户无法使用。

“如果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地图的话,最后你就找不到你要去的那个地方。现在中国也没有看到,不要说全国的了,北京我也没有看到相关的产品。”

美国某卫星公司的王先生也表示,目前中国全力发展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对中国不是问题,但这个其他方面的技术可能仍然落后发达国家至少十年。

“电子地图在美国是很多年的一个过程才达到今天这种程度的。地图实际上是公开化的。在中国要达到这一步,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中国政府有没有这种意愿?会不会像西方政府这样真的把地图信息公开化,或者允许民间去参与做这个事情,这都是很难讲的。没有地图的配套,还有接收机、软件这个这方面的大量的量产形成的成本优势,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只有一套卫星系统的话,最主要是军用上有一些用处,其他的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卫星定位系统已经非常普及,普通居民的家庭汽车中很多配备了被称为GPS的卫星定位仪,可自动引导驾驶者前往目的地。王先生表示,因为担心泄密的问题,中国数字地图的制作由政府严密控制,进展速度缓慢,所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真正进入普通家庭,恐怕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