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在2000年是2万例,到2011年,这个数据激增至40.8万例,增长了20倍;而用于搭桥手术的心脏支架在2011年超过65万枚。心脏支架如果是国产的,其出厂价不过一枚3000元,到了医院却成了一枚2.7万元;如果心脏支架是进口的,其到岸价不过一枚6000元,而到了医院却成了一枚3.8万元。媒体惊呼:心脏支架的暴利高于贩毒!
众所皆知,中国医疗界的痼疾除了看病难,就是看病贵。医疗用品和药物价位节节攀高,病人不堪重负,主要原因当然是流通环节的问题。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博士表示,流通环节造成药物昂贵的问题本来是可以解决的:
“用市场的一套办法来做,(流通环节)就经过好几层。事实上面,如果厂也是国营的,医院也是国营的,(药品)直接过来不就行了吗!”
从广州第一医院的曾军大夫所介绍的情况来看,似乎当局不想改变目前这种“利润均占”的现象:
“现在它不会取消中间(环节):它总是(想)让不同的人去获得中间环节这个利润。”
曾军大夫赞同胡大一大夫有关不要依赖心脏介入手术、而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倡议。曾大夫说,所谓良好生活方式意味着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注意运动、戒除暴饮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等等:
“实际上心血管的疾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到最少。”
谈到心脏支架质量问题的时候,曾大夫表示,国产支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可能国产心脏支架的质量要比进口的差一些”。
胡大一大夫日前在一个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对动辄使用心脏搭桥手术的现象表示痛心。他说,“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 ,支架泛滥是中国医学界非常可悲的现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