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的报道说,南吕梁山隧道内的爆炸事故是“因操作失误导致残留炸药引燃爆炸”,但是“操作失误”发生在哪个环节?残留炸药的存放是否符合规定?-- 报道均未说明。报道说,救护人员赶到爆炸现场“只见尸横遍野,无从下手”。
记者于北京时间星期天晚间9点半许往临汾打电话了解情况。临汾市政府网站首页和临汾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局网页所列“信息公开科”和“电子政务中心”的电话均无人接听。三位接到电话的临汾居民则表示“没有听说过”南吕梁山隧道的爆炸事故。临汾当局如果没有刻意封锁消息,至少没有及时对事故加以报道。
旅美工人权益活跃人士刘念春表示,南吕梁山隧道的爆炸事件是一起影响恶劣的安全生产事故:
“这件事他事先没有防范,事情出了之后他想捂盖子—那他捂也捂不住了。”
刘念春说,工程责任方的领导应当为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死了60个人,(工程负责方的)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美国托莱多大学荣誉教授冉伯恭表示, 这些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工程上马的项目太多, 一心要创造政绩的官员们急于开工、急于完工,忽视了各方面的安全问题:
“完成一段公路……这表示有功,对升官是有帮助的。”
冉教授顺便谈到中国煤矿部门的生产安全问题:
“(煤矿)设备老旧,很多矿不应该再开了,为了赚钱还在继续开。”
冉教授表示,无论是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也好,还是各种矿物的开采也好,必须对各施工环节实行严格安全监督,对工人的安全操作素质提出严格要求:
“项目的设计开工,都要按照严格的、合理的规定(去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