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规定流浪犬30天内无人认领将捕杀

11月29日,《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进行立法听证。草案规定,对于无证犬和无主的流浪犬,将 “集中收容”,30天内无人认领,将按规定进行捕杀。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报道

0:00 / 0:00

这一草案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新浪网就此进行的网友调查显示:57.3%的网民对“草案”表示质疑,认为流浪犬也有生存的权利,人类无权剥夺其生命;38.4%的网民则表示支持,称流浪犬容易传染疾病,若咬人危害更大,应该捕杀;另有4.3%的网民表示不好说。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卢荻表示,据她了解,听证会上大部分民众都是反对草案中的这一规定的。

卢荻说,上海有关部门提出这一规定的理由是:“流浪犬30天内无人认领即捕杀”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处理流浪狗的做法。

但问题是,中国的国情和美国等国家有很大不同,美国的动物收容所会大力宣传、希望民众能够去领养流浪狗;而中国的有关部门在“要尽量减少养狗数量”的指导思想之下,民众要去收养流浪狗却会受到很多刁难。尤其是大型犬,有关部门更是一概不予办证。要收养很难;已经收养了的,因为无证也很难继续养下去。

“因为不能很好地领养,另外人家养的好好的狗,甚至自己也有自己的房间。又说用太大了,不准人家养,不给办证。这狗就不能在家里生活,被剥夺、被放弃流浪了。前后许多环节的政策都不是很文明,不是很科学。像金毛儿,像拉普拉多这样的狗,它从来没有什么伤害人的这种历史。”

中国官方“广州日报”的报道称,公安部门调查推测,上海全市无证犬只的数量超过60万条。

2006年至今,每年狗伤人的事件都超过10万起,去年发生近14万起。卢荻对此表示,中国和流浪狗相关的很多环节上都存在问题,很多狗主人的养狗方法的确不够科学。

“现在他都不习惯去打狂犬病的疫苗,养得也不是很科学,有可能就会给社会上带来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卢荻强调,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中国无主犬的形成很复杂,有关部门不应该简单地粗暴对待,在这方面应该更人性化一点,采用科学的态度,从各方面努力,减少流浪犬的数量。

“比如说你能不能给所谓无主犬弄出照片来到处寻找它的主人?特别是你要放宽给狗办证的尺度。让他真的有条件,他愿意养自己的爱犬的人不要那因为你硬性的规定让它变成了无主犬。要求人们对自己所养的动物负责。如果你抛弃了,那么我让政府对你采取一种惩罚。这样的大量地减少所谓无主,所谓流浪的动物。这是法治完善的国家都应该有这样的保障的。”

上海居民陈先生的爱犬卡尔是一条非常英俊的阿拉斯加雪橇犬、也是一条赛级犬,三个月前,卡尔却不幸走失了,他到处登寻狗启示,一直无果。

陈先生告诉本台记者,卡尔属于大型犬,狗证是多年前办下来的,去年开始上海就已经停止给此类狗办证了。除了办证费之外,他每年还向有关部门上缴1千元人民币的管理费,卡尔走失之后,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任何帮助。

“无非就是每年上缴一笔费用,到时候你定期去打预防针。但是至于你的(犬)走失这些,你根本没办法去找。现在上海我知道是今年还是明年可能会出台一个芯片。就是有证的犬它会植入芯片。那么植入芯片对于你的犬走失或者寻找可能会更加有利。”

陈先生最后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寻找卡尔。陈先生希望《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中的这一规定不会被通过,因为他无法想象爱犬卡尔将惨遭捕杀。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