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者:中共在新疆的"文化種族滅絕"是納粹2.0版

2023.02.03 11:37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日學者:中共在新疆的"文化種族滅絕"是納粹2.0版 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出版,他接受自由亞洲電臺專訪。
記者李宗翰攝

日本學者熊倉潤在臺北發表《新疆》一書的繁體中文版。他認爲中共在新疆的同化政策,與納粹德國對猶太人施行的種族滅絕有根本不同。他說,中共是在鑄牢中華民族、唯漢獨尊的框架下進行"民族改造",以所謂"再教育"將維吾爾人"重生"爲漢人。具"中國特色的種族滅絕"實際是"文化種族滅絕"和納粹進階2.0版。

 

 

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國際政治學科副教授熊倉潤所著的《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日文版於去年上市後,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八旗文化出版,在2023臺北書展亮相。在3日舉辦的新書座談會上,熊倉潤被問及中共在新疆政策’時,熊倉潤表示,以“文化的種族滅絕”、“納粹2.0”版形容“具中國特色的種族滅絕”更適合。

 

 

熊倉潤:中國特色“文化種族滅絕” 是納粹2.0版

熊倉潤說:“中共在新疆要讓維吾爾人融入中華民族或中國社會,希特勒迫害猶太人,我們沒有聽過納粹德國要讓猶太人融入日耳曼社會,所以迫害方式有根本上的不同。這是我比較概念上的釐清。對受害者,兩個都是很痛苦的。中國的作法不太像傳統的種族滅絕,中國的作法是2.0版本的種族滅絕,相比希特勒、納粹德國的作法,中國的同化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種族滅絕。”

熊倉潤指出,中共對維吾爾人加強節育和鼓勵接受絕育手術,符合《種族滅絕公約》第2條。但過去對漢族也有“一胎化”政策。而“種族滅絕”一詞,令外界想到二戰時希特勒將猶太人關進集中營大屠殺。如今,70年前“種族滅絕”的概念,已不足以概括中共在新疆高壓統治的全貌。

 

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左)《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繁體中文版2023臺北書展亮相,出版社八旗文化3日舉辦新書座談。(記者夏小華攝)
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左)《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繁體中文版2023臺北書展亮相,出版社八旗文化3日舉辦新書座談。(記者夏小華攝)

熊倉潤提到,習近平上臺後加強在新疆推行漢語教育的普及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造、伊斯蘭教中國化等同化政策。另有動員採摘棉花、集體就業等利用勞動力的措施,和引進大批漢人公務員強制住進維吾爾家庭進行“結對認親”等政策,都是非常嚴重、荒誕的人權問題,更類似是對維吾爾民族文化的改造、漢化以致文化滅絕。

矢板明夫:中共一黨獨裁、唯漢獨尊

參與會談的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也提及,新疆問題並不是在肉體上抹殺、消滅少數民族,而是在政治、文化、社會、宗教上剝奪少數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也面臨大批年輕人被抓、不能使用廣東話。

矢板明夫說:“中國統治香港的手段和統治新疆的手段,在某些地方是比較類似的。如果新疆問題是種族滅絕,香港怎麼辦?我覺得首先是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的問題,第二就是在中國文化之中,認爲漢族文化是高高在上的這麼一種想法。”

 

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記者夏小華攝)
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記者夏小華攝)

海外維吾爾代表:中共的迫害符合聯合國對種族滅絕定義

在瑞典的世界維吾爾大會發言人迪裏夏提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根據聯合國通過的《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中國針對維吾爾人所推行的迫害,符合種族滅絕行爲的定義。中國要奴化維吾爾人,首先要消滅其文化,推行文化滅絕,以求達到徹底清除維吾爾人對自己文化、身份,以及傳統生活方式的認同。文化的種族滅絕是中國針對維吾爾人所推行的有計劃、系統性的種族滅絕的手段和現狀之一。

臺灣如何對抗中共的“文化種族滅絕”?

臺灣如何對抗“文化種族滅絕”?在臺下聆聽這場座談的臺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臺灣跟新疆有本質上的不同,臺灣並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建立我們臺灣對我們自己生活價值的堅持,去抵抗中國的侵略。”

熊倉潤曾在美國耶魯大學、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北京大學進行比較政治的研究,聚焦中國與蘇聯的民族政策、中亞地域研究。2016至2018年曾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中共統治下的新疆。

 

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中)《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繁體中文版2023臺北書展亮相,出版社八旗文化3日舉辦新書座談。(記者夏小華攝)
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中)《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一書繁體中文版2023臺北書展亮相,出版社八旗文化3日舉辦新書座談。(記者夏小華攝)

熊倉潤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此書並沒有特別解密的檔案,主要是梳理1949至2021年中國公開的資料。而選擇在臺出版是希望對臺灣也有啓發。

中共污名化維族人 企圖取得所謂“民族改造”的正當性

熊倉潤在書中也探討維吾爾人和漢人之間的衝突脈絡,並追溯“恐怖主義”一詞的出現。熊倉潤說,江澤民在1998年7月訪問新疆時使用“恐怖主義”一詞。911事件發生後,在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轉向“反恐”的同時,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篇題爲“‘東突’恐怖勢力難脫罪責”的文章,文章將1990年代以來的攻擊事件、暗殺事件、爆炸事件都概括爲“恐怖事件”。

熊倉潤指出,文章中沒有說明爲什麼“恐怖分子”會突然出現在1990年的巴仁鄉事件中,也沒有提及1980年代發生的衆多抗議、示威和騷亂,更沒有提及對當地穆斯林反對計劃生育、增加移民和政治不民主的抗議活動進行單方面鎮壓的事實。而與政府對話的希望破滅,迫使人們投入自殺式的抵抗,就成了政府所說的“恐怖分子”等。

研究恐怖主義和中國民族政治的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侍建宇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指出,中共將泛突厥主義運動、泛伊斯蘭主義運動,和九零年後出現武裝暴力抗爭,“雙泛”加上“恐怖主義”三論述,歸入全球反恐軌道,這對新疆少數民族絕對是污名化。中共藉以對外部宣傳,意圖使全球諒解中共在新疆的統治,另外對華人世界製造大內宣的效果,令人同情其對民族改造的正當性。

李明哲認爲,“反恐”是中國維穩、壓制維吾爾人的藉口,漢維衝突製造者是中共,而一直呼籲漢維和諧的學者、知識分子,則被中共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坐牢。只有施壓中國政府開放新疆,讓外界自由報道、調查真相,所有爭議纔有釐清的可能性。

 

臺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臺下聆聽《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新書座談後,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記者陳俊傑攝)
臺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臺下聆聽《新疆—被中共支配的七十年》新書座談後,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記者陳俊傑攝)

侍建宇提到,中共治疆前六十年是“名不符實”的自治,習近平上臺後有很大翻轉。新疆再教育營的出現和全面改造,不管用同化還是種族滅絕,都表明自治已走向“名存實亡”。

侍建宇說:“熊倉潤沒有特別選取某一方政治立場,或偏重某一方論點,他能站出來寫,本身是勇氣、道德良知的表現,至於論點大家都可以公開討論。”

侍建宇表示,對中共來說,公開談論新疆現況就是“踩紅線”,過去有學者只因批判中共時政就被列入“黑名單”長達十年。

 

記者:夏小華 陳俊傑    責編:陳美華 梒青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