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人告上國際刑事法院 控訴習近平“種族滅絕”


2020.07.07 17:56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jt0707s.jpg 資料圖片:流亡土耳其的維吾爾人在伊斯坦布爾遊行示威,抗議中國政府對穆斯林的鎮壓。(美聯社)

海外的兩個維吾爾團體向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提交證據,控訴包含習近平在內的中國官員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的鎮壓,已犯下"種族滅絕"及"反人類"兩宗罪。這是新疆議題首次被搬上國際刑事法院追責。

海外維吾爾團體"東突厥斯坦流亡政府"(ETGE)和"東突厥斯坦國民族覺醒運動"(ETNAM)7月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們已向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提交證據,敦促其就中國官員涉嫌"種族滅絕罪"和"反人類罪"展開調查。

 

 

控訴習近平等中國官員二宗罪

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東突厥斯坦國民族覺醒運動"(ETNAM)創辦人胡達亞爾(Salih Hudayar)表示,他們選在烏魯木齊7·5事件的11週年之際向國際刑事法庭提交訴狀,別具歷史意義。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壓迫,我們遭受了極大的痛苦,針對我們人民的種族滅絕不該再被忽視。希望檢察官能夠看到我們的主張,針對(中國共產黨官員)的罪行進行調查。" 胡達亞爾說。

代表這兩個維族團體的倫敦律師團隊,在荷蘭海牙聯線參與記者會。他們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的文件中,指控中國政府利用"再教育營"、酷刑、強迫節育、拆散兒童與家人、強迫勞動等手段,剝奪維吾爾人的宗教信仰及文化。

上述文件還附有一份三十多名中國官員的究責名單,包含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前領導人胡錦濤,以及其他負責相關新疆政策的中國高官、軍隊指揮官。

資料圖片:流亡土耳其的維吾爾人在伊斯坦布爾手舉“東突厥斯坦”旗幟抗議中國的新疆政策(美聯社)
資料圖片:流亡土耳其的維吾爾人在伊斯坦布爾手舉“東突厥斯坦”旗幟抗議中國的新疆政策(美聯社)

 

國際法庭的裁決對中國有用嗎?

針對中國共產黨向穆斯林少數民族進行的鎮壓行動,這是首次利用國際法進行追責。

位於華盛頓的維吾爾人權項目的負責人烏麥爾·卡納特(Omer Kanat)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這是一個積極的嘗試,中國領導人必須對這些反人類的罪行負起責任。"

曾披露中國在新疆大規模拘禁數據的德國學者曾德恩(Adrian Zenz)也肯定這個作法。

"這是一種不同的策略,"曾德恩告訴本臺,"即使中國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裁決,這個案子能吸引國際關注,也有象徵意義。"

曾德恩上週發佈的報告及美聯社調查報導還發現,北京當局正透過強制絕育和人工流產等手段,大幅降低新疆少數民族的出生率。

國際刑事法院的任務是爲種族滅絕、戰爭罪行和其他暴行的受害者伸張正義。不過,中國不承認其管轄權。

負責此案的英國律師羅德尼·迪克森(Rodney Dixon)在記者會上解釋,此案把重點集中於中國在柬埔寨和塔吉克斯坦的非法行爲。中國政府通過特工強行驅逐和域外逮捕的手段,遣返柬埔寨和塔吉克斯坦境內的數千名維吾爾人。上述兩國都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

迪克森:"中國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簽約國,就無法進行調查,這是一種誤解。事實是,我們現在有一條非常清晰的法律途徑,可以啓動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

迪克森援引2018年國際刑事法院針對緬甸的一項裁決說,緬甸雖非簽約國,但國際刑事法院起訴緬甸對於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的相關罪行。孟加拉國即是該法院的成員國之一,因此具有司法管轄權。

新疆的一所“再教育營”(美聯社)
新疆的一所“再教育營”(美聯社)

 

上告國際法庭的下一步?

儘管證據確鑿、且國際上已強烈譴責中國政府對新疆少數民族的鎮壓行爲,但北京一再否認。

中國外交部在本月初發布一篇長文辯駁中國的人權記錄,稱"近百萬維吾爾人被拘押"純屬謠言,北京未限制少數族羣的出行自由,還表示當局針對新疆清真寺的新建、遷建調整,"受到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羣衆歡迎"。

曾德恩(Adrian Zenz)告訴本臺,北京一再扭曲事實,更凸顯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關注其暴行的重要性。

代表律師迪克森回答本臺提問時坦言,在提交文件後,全案的時間表掌握在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手中。

迪克森:"我們希望檢察官能優先處理此案,考慮到此時此刻,當我們在談話時,被監禁的人們仍在持續受到虐待。"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來自岡比亞的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 可以針對證據進行調查,傳喚證人到海牙的國際法庭作證。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法圖·本蘇達可能需要至少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對律師的申請做出正式回應。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