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房地產市場半邊天"等於中國女性地位上升嗎?

2022.03.08 17:01 ET
"撐起房地產市場半邊天"等於中國女性地位上升嗎? 北京兩棟高樓之間的中國國旗
美聯社圖片

三八婦女節之際,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一項調查顯示,去年,中國女性已佔據了房地產市場半壁江山,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更多女性在購房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不過,這是否代表中國婦女地位的上升呢?



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貝殼研究院”最新發布調查報告顯示,在居住消費方面,女性佔有比例持續走高。這項調查涵蓋了2021年國內38個城市,顯示女性房主數量從2017年的45.5%上升到去年的48.6%,可謂支撐起了房地產市場的半邊天,她們在一線城市的購房支出平均爲470萬元人民幣。   

現居美國的青海省政協前委員、婦聯界代表王瑞琴在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這一趨勢其實是中國社會現狀的全方位反應。

“這個婦女買房比例高,它實際上是中國社會當下全方位的一個反應。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經濟問題,它也是中國現狀的綜合反應。”

房子提供女性比婚姻更大的安全感

貝殼研究院調查還顯示,目前女性業主和租房者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女性更渴望在婚前擁有自己的房屋,因爲這會給他們帶來比婚姻更多的安全感。

去年,本臺記者調查報道中也曾發現,很多女性對購房的看法是,“指望婚姻,不如指望房子”。來自福建的女律師鄒麗惠也對本臺表示,目前要求男方在結婚前購房,是社會普遍現象。

“一般就是說未婚女青年在結婚的時候,現在普遍都要求男方要買房子的,有保障啊!”

2011年,中國出臺了對《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以往是夫妻離婚時,法律認爲婚房是夫妻共有財產;但根據新的司法解釋,婚房要按照房產證署名來判定歸屬。鄒麗惠認爲,這一變化可能是推動女性房產擁有者增加的一個原因。

“比如一方父母贈與的財產,他還可以特別指定說,我只贈與給我的兒子或給我的女兒,所以現在這個法律有很大的一個改變。”

廣州市中心的住宅和商業建築羣(路透社)
廣州市中心的住宅和商業建築羣(路透社)

單身女性購房很多靠父母

此外,女性在居住消費上往往獲得更多家庭支持,單身女性逐漸成爲買房主力軍。貝殼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有房女性羣體中,“獨立購房”女性僅佔21%,更多女性有來自其他方面的支持,其中“父母資助”幫助購買首套住房的佔比最高,約爲36%。獨生女購買首套住房,靠父母資助佔比也接近四成。

大陸前房地產經紀人嚴先生表示,他親自經手的就有很多是外地的父母,出錢爲在北京畢業後工作的獨生女購房。

“孩子可能還沒結婚呢,那現在北京買一個房子吧。父母都是外地的,努努力付個首付慢慢還,女兒就在北京固定工作了。”

談到如何看待女性購房新趨勢,王瑞琴分析認爲,婦女買房一方面有經濟條件因素,但更多還是出於一種不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是全方位的。對職場的不安全感,對前途的不安全感,以及對婚姻和家庭的不安全感。我感覺這種女性買房的比例應該是越來越高。”

女性購房根本上是在“自救”

就業網站“智聯招聘”最新公佈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隨着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升高,相比男性羣體,女性羣體中“高知”更多,但由於晉升機會有限,近7成的女性對晉升缺乏信心。性別不公仍然存在。女性渴望跳脫“婚育”桎梏,有4成以上女性想晚婚或不結婚。

王瑞琴認爲,中國的經濟發展,女性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中國婦女權益保障意識依然侷限在傳統觀念範疇之內,女性社會地位依然較低,對女性的深層歧視,包括就業歧視,依然普遍存在。

“實際上我覺得這個婦女買房,更多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以及自我的一種保護,其實上根本是一種‘自救’”,王瑞琴說。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凱迪華盛頓報道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